太子在學堂裡做夢的時候,李世民在兩儀殿也陷在夢境中。
他在虛空中,看了漢武帝劉徹的一生。
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他七歲被立為皇太子,十六歲繼承皇位,在位五十四年,功業可載史冊。
剛剛即位時,太皇太後竇猗房、皇太後王娡等外戚勢力在朝中有很大影響力,劉徹必須將國家政務向太後彙報。
直到竇太後去世,劉徹才得以執掌朝政。
漢朝經過前麵幾代的休養生息,國力已經相當厚實,劉徹便一改漢初的防禦政策,開始征伐四方。
他的主要目標便是“滅胡”,消除北邊匈奴對漢朝的威脅。
因此,在近臣提議和親匈奴換取家國安定時,他並未讓步,並且果斷提拔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劉徹登基前的數十年間,漢軍對戰匈奴,屢戰屢敗,以致士氣蹉跎,國威淪喪。可以說是聞匈奴喪膽。
漢武帝雄心勃勃,他決不允許這樣一群餓狼在漢土造次,壓在他頭上威脅國民。
幸而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多次深入漠北,一次次大破匈奴,令匈奴遠遁,打下了“幕南無王庭”的局麵。
匈奴潰散,最終向漢朝稱藩。
他做到了攻守易形,讓匈奴,乃至四海五洲,記住了“漢”這個強大的民族。
他讓一個民族找回了前所未有的尊嚴,並開啟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劉徹還溝通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將漢文明推向四海。不僅鞏固了漢朝的統治,維護了邊疆穩定,也帶來了豐厚的財富。
武帝用兵數十年,擊潰匈奴、開拓西域、征服朝鮮、開拓閩越、開拓西南。與秦相比,漢帝國的領土大大地拓展了。
但也造成民力疲敝,到他在位後期,關東流民超過二百萬人,出現了“城郭倉廩空虛,民多流亡”,“天下虛耗,人複相食”的局麵。
他在晚年以帝王之尊,向天下公開“罪己詔”。
李世民負手觀看了漢武帝的一生,微微一歎。
他有點羨慕。
劉徹接手的是文景之治後的漢朝,彼時家國安定,民生富足,府庫錢糧充裕。
娶了個好老婆,給他帶來大漢的帝國雙璧。
有錢有人,多好啊,不用休養生息,直接開打。
不說彆的,就是打垮匈奴這件事,足以彪炳千秋。
中原的疆域,秦皇統一,漢武開拓,奠定了重要基礎。
哪像李世民,江山自己打,打完外頭還得內鬥,等登基了,家國已是千瘡百孔。
登基近一年,國庫也就充盈了那麼一點。
還是小仙童幫了忙。
他不是開國之君,勝似開國之君,為君之路艱難啊。
聽說河東道許久不曾下雨,不知是否會有旱災。
鬨心。
這時,他旁邊多了個人,可不正是漢武帝劉徹。
風華正茂的青年皇帝,同年逾古稀的暮年帝王對麵而立。
劉徹捋捋胡須,心說這小子還年輕,殊不知他日後也是為人稱道的一代明君。
不過還好他不知道,自己這個前輩還可以拿捏一下他。
果然,李世民恭恭敬敬行了一個晚輩禮。
他問出了一直想問的問題“您這一生,可有後悔之事?”
漢武帝抬頭看向虛空,麵色複雜。
“朕最後悔的事……便是霍去病殺了李敢後,讓他去朔方。”
那個他看著長大,縱著寵著,寄予厚望的驃騎大將軍就那樣病故了。
以為他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走,還能繼續在戰場上肆意高歌,卻沒想到在那樣年少的年紀便隕落了。
他的死,仿佛也帶走了半個劉徹。
帶走了那個不能上戰場,卻也渴望縱馬疆場征服天地的自己。
霍去病之後,他覆滅匈奴的未竟之業,再沒人替他完成。
李世民也很惋惜,封狼居胥,便如同在敵人的國土上立漢碑,是家國民族自立自強的驕傲記憶。
那樣璀璨的少年將軍,卻英年早逝了,任誰都得說一句天妒英才。
“若是霍去病生在我大唐便好了,朕必定讓他活到九十九。東突厥、西突厥、吐蕃高昌任他打。”
劉徹臉一黑,還未開口,李世民又說“不過萬事可遇不可求。朕也已經有李靖、李積、尉遲敬德、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寶、張公瑾、薛萬徹……了。”
可以打仗的將領簡直不要太多。
劉徹“……”
真想集結百萬大軍去滅唐。
李世民笑眯眯地說“您繼續說,晚輩聽著。”
劉徹沉思片刻,再次麵露憂傷“還有一事,朕亦悔恨不已……”
他頓了頓,卻沒有再繼續說。
但李世民知道,應是同巫蠱案有關。
大漢的衛皇後同太子劉據均死在那場禍事裡。
尤其是衛皇後一臉平靜地赴死,她陪伴劉徹近五十年,當了三十八年皇後,看著雄才大略的帝王慢慢變得薄情寡義。
衛氏家族覆滅,自己至親之人全部死於非命,她心中的寄托,太子劉據也沒了,絕了她全部生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