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趙弘潤看來。熊拓的話應該是可信的。
想了又想,趙弘潤最終還是決定酌情暗中給予對熊拓的支持,反正,隻要熊拓與熊盛這兩頭猛虎在短期內無法勝出勝負,保持著兩虎相爭的局麵,這對魏國而言,確實是最有利的局麵。
“你想要什麼?”趙弘潤低聲問道。
暘城君熊拓聞言嘴角揚起幾分笑意,旋即毫不客氣地說道:“大量的米糧!大量的軍備!”
趙弘潤聞言皺了皺眉。
似乎是看出了趙弘潤心中的顧慮,暘城君熊拓哂笑道:“放心,這次熊某不會去找你們魏國的麻煩,熊某隻是打算去巴參合一下……”
『巴?』
趙弘潤愣了愣,要知道,巴是一個由許多個小國並立的地方,並且,巴楚關係不錯,很難想象暘城君熊拓竟然會打算謀圖巴國。
“巴……據說一向與你楚國關係不錯?”
“嗬!話雖如此,有些東西,熊某覺得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加穩妥……”
『比如……馬!』
熊拓心中暗暗說道。
不得不說,因為麾下軍隊缺少精銳輕騎的關係,此番他可是在魏軍手中吃儘了苦頭。
但反過來說,因為這場國戰,熊拓亦清楚了解到了騎兵在戰場上的重要性,若是他能組建起楚國首支的騎兵隊,非但可以震懾魏國,也用來欺負欺負那些對戰馬絲毫看不上眼的楚東貴族。
當然了,除了馬匹以外,巴國的殷富也是熊拓希望得到的,尤其是穀物、錦緞等等。
『參合,而不是攻打……麼?』
趙弘潤打量了熊拓一陣,壓低聲音道:“撤軍之時,本王會將平暘軍的裝備留給你,米糧亦留一部分給你……”
熊拓聞言搖了搖頭:“這遠遠不夠!”
見此,趙弘潤不悅道:“你可莫要得寸進尺!”
“熊某的意思是……”熊拓抬頭望向趙弘潤,低聲說道:“你應該聽說了,熊某以往不時會與你魏國的越境商人交易,交易一些……貴國限製本土流至外邦的東西,熊某無所謂……更換一位長久的交易對象。”
『……』
聽聞此言,趙弘潤皺了皺眉,神色莫名地望了一眼熊拓。
“好好考慮吧。……大概今年的三四月,熊某會親自走一趟大梁,旁觀我大楚壽郢派出的使節與貴國的和談事宜,介時,熊某會親自登門拜訪。”
“去大梁?你膽子可真大啊……”趙弘潤聞言冷笑道,畢竟魏人中恨不得將熊拓千刀萬剮的,可是大有人在。
“哼!”熊拓輕哼一聲,起身走向書房外。
“此事用不著你管。……對了,據熊某所知,壽郢的那批物資,前兩日已上路了,準備好交割事宜,然後……叫你麾下兵馬,帶著那批東西,滾出熊某的封邑!”
“……”
手指叩地著書桌,趙弘潤目視著熊拓走出屋外。
不可否認,他此刻的心情不由地有些感慨,畢竟誰能想到,他與熊拓的敵我關係,竟會逐漸變得如此複雜呢。
洪德十七年二月初,楚國士大夫黃砷當初所承諾的那筆充當賠款的物資,陸續抵達汝南。
此時趙弘潤麾下八萬大軍,正式進入了忙碌階段,幾乎每日都有數以萬計的士卒,押解著裝滿了珍珠、玉石、漆器、銅器等物資的馬車,將其沿著陸路運至陳縣,卸下馬車,返回汝南。
如此反複十餘日,這才將此番魏軍的收獲儘數從汝南轉移至陳縣,裝上三千人將伍忌早已準備好的戰船,將其逐步地運往大魏境內。
而同時,隨著天子逐漸轉暖,大批大批的楚國平民,亦踏上了遷往魏國的路程。
那至少三十萬的民眾,在魏軍的護送下,有的在陳縣乘坐戰船前往魏國,有的則徒步前往魏國,此時暘城君熊拓的封邑,可謂是十室九空。
不過,似乎暘城君熊拓對此並不在意,也難怪,畢竟兩軍交戰期間魏軍的勢力還未觸及的襄城、暘城等淮河一帶,暘城君熊拓仍有遠遠超乎那三十萬民眾的封邑人口。
不誇張地說,此番打了敗仗而損失慘重的熊拓,再失去了那些民眾後,反而可以緩解他封邑內的糧食緊張。
待等二月底,諸事差不多已完畢,包括五萬餘平暘軍在內,趙弘潤麾下八萬魏軍正式撤軍,將正陽、汝南等楚國城池,交割給暘城君熊拓,由暘城君熊拓最近組建的軍隊接管。
而在此期間,趙弘潤遵照他與熊拓私底下的交易,使屈塍、晏墨等平暘軍將領,在率領軍隊撤軍的時候,將全軍的武器、裝備脫卸,留給雖然有兵源但缺少軍備的暘城君熊拓。
同時,每座城池趙弘潤亦給熊拓留下了不少軍糧。
當然了,城內的楚國平民,此刻早已被趙弘潤席卷一空,雖然其中有些楚民不願遠遷魏國,但那個比例,實在是微不足道。
關於他與熊拓的私下交易,趙弘潤並沒有告知浚水營,畢竟從某種角度說,這也算是一種資敵的做法。
他隻是稍稍透露給了屈塍、晏墨等將領罷了,畢竟這些投降了魏國的楚將們,待等到了魏國後就隻有依附他這一條出路,幾乎沒有背叛的可能。
至於五萬餘平暘軍士卒空著手前往魏國,會不會惹人懷疑,趙弘潤並不在意。
畢竟,遠在鄢水附近的鄢水大營,那座並無多少魏軍屯紮的空營內,可是還遺留著數萬原屬於熊琥軍的軍備。
隻要拆了這座營寨的附加防禦設施,足以武裝起五萬平暘軍。(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