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那座在大梁的肅王府,趙弘潤都覺得太過於空曠,豈會允許羊舌燾等人給他建造一座數十倍於大梁城內那座肅王府的王府?
“一幫吃飽了撐著的家夥!……有這工夫,去造城牆多好?”
“……”
見趙弘潤因為商水縣內這座仍在籌備工作中的肅王府而發怒,應康與遊馬麵麵相覷,他們是無法理解這種上位大貴族似的煩惱:天底下的貴族,都嫌自己的府邸小,不夠氣派,居然還有嫌府邸太大的貴族。
唔,話說眼前這位肅王,就是其中之一。
“好了,先不說這個了,你們倆過來看。”
結束了關於肅王府的話題,趙弘潤將應康與遊馬二人叫到桌旁,隨即,他身邊的宗衛長沈彧從懷中取出一張地圖,平鋪於桌案上。
這張地圖,是方才趙弘潤找羊舌燾討要的商水一帶的地圖。
由於舊商水縣不足以容納那十幾萬商水人,因此,在去年四月到去年年底的這段時間,羊舌燾與穀粱崴、巫馬焦三人,分彆先後在商水縣內建造了三座城。
唔,確切地說,那仍隻是三座在建造計劃中的城池,至於城牆什麼的防禦設施,幾乎是還未動工,因此說白了,與三個大村落沒啥區彆。
而這三座在建造計劃當中的城,趙弘潤大筆一揮,分彆命名『穀粱』、『巫馬』以及『伍』,正是以商水軍目前三位大將的姓氏命名。
畢竟商水縣建設至今,除羊舌燾外,就屬穀粱崴、巫馬焦以及伍忌三名大將出力最大,趙弘潤並不介意,在給予這三位忠心的將領實際物質獎勵的同時,也給他們名聲上的收獲,讓他們名利雙收。
借此讓天下人知道,他魏國對於投奔魏國的人才,從來是不吝賞賜的。
因為在趙弘潤看來,想要使魏國更加強大,單靠國內的魏人是遠遠不夠的,畢竟他魏國國土隻占中原的一小部分,在那些並不屬於魏國國土的土地上,仍然有數之不儘的人才。
倘若能將那些人才網羅到魏國,那麼,他魏國就會變得愈發強大,甚至於最終,成為中原的霸主。
“……『穀粱』、『巫馬』、『伍』,這是我商水近幾年來準備建設的城池,雖然目前連城牆都還未動工。哦,對了,還有這個『固牆』。”
趙弘潤指了指著地圖上標注著『固牆』兩字的地方。
『固牆』,與其說它是一座舊有的城池,倒不如說它是一個駐地,曾是汾陘塞的軍隊駐紮在商水縣時的駐地。
對此,趙弘潤了解過一些。
原來,當初汾陘塞的大將軍徐殷,見平輿君熊琥不時地派兵從商水縣這邊騷擾魏國邊境,遂叫麾下的士卒在商水縣的南邊修了一座要塞,這座要塞的名字,就叫『固牆』。
之所以這座要塞叫做『固牆』,那是因為在徐殷大將軍原本的計劃中,這座要塞最終將連接汾陘塞。
是的,徐殷大將軍打算再次興工,修建魏國南邊國界的城牆,修築一道西起陽翟、東至商水『固牆』的長城,徹底將暘城君熊拓阻擋在魏國國界之外。
但是後來,非常尷尬,大將軍徐殷修著修著,發現自己手裡沒錢了,於是去向戶部討要。
彆看如今的戶部在擁有了與三川貿易的穩定收入來源後,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已不在乎為趙弘潤運輸商水軍主力軍士卒期間所造成的損失,當時的戶部,還是非常摳門的,他們一力想要削減駐軍六營的軍費,怎麼可能再給徐殷大將軍一筆錢讓他去修長城?
於是,大將軍徐殷的『固牆計劃』就被無期限地停擱了,使得『固牆』成為了一座光禿禿的要塞,位置很尷尬。
而去年,在商水軍進駐商水縣後,徐殷便將『固牆』的防務轉交給了商水軍。
因此,相比較『穀粱』、『巫馬』、『伍』,反而是『固牆』這座要塞,擁有著城牆等防禦設施,是故,趙弘潤打算將其改造成城池,用於商水縣內居民的分流。
在詳細向應康與遊馬介紹了一番商水縣的地理環境後,趙弘潤將這份地圖交給了應康,讓他自己去決定青鴉眾的隱賊村位置。
畢竟他趙弘潤並非隱賊出身,不懂其中的門道,這種事還是交給應康自己處理為妙。
至於遊馬,倒是提出了希望居住在商水縣城附近的要求。
約又過了一盞茶工夫後,應康與遊馬告辭離開了。
就當趙弘潤準備到府邸深處拜會一下羊舌杏的家人時,宗衛高括匆匆走了進來,抱拳稟報道:“殿下,熊琥來了。”
“平輿君熊琥?”
趙弘潤愣了愣,心說,他來做什麼?(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