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由地回想起成陵王趙燊方才那句笑談,他說:他投慶王,慶王未見得能穩勝肅王,而他投肅王,則肅王卻能掌握主動。更巧妙的是,肅王趙潤在大貴族圈子裡甚少人脈,因此他的舉動無異於雪中送炭,縱使肅王趙潤日後對他成陵王一支有何不滿,多少亦會顧念今日的恩情,對其網開一麵。
不得不說,當成陵王趙燊說出這番話時,趙弘潤還真有些意外。
不過對此趙弘潤也有些納悶,明明成陵王趙燊如此高瞻遠矚,為何此人還會顧慮日後呢?
後來趙弘潤這才明白原因,原來,成陵王趙燊這一支,上有兩個兄弟、下有一個弟弟,而他自己,亦有三個兒子、四個女兒……
於是,趙弘潤就懂了——成陵王趙燊自己能做出明智的選擇,未見得他的兄弟、子侄,日後也能一直做出明智的判斷。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趙弘潤一直到深夜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而次日大清早,他就被一名宗衛羽林郎喚醒,那名宗衛羽林郎告訴他,垂拱殿已下旨,將肇事的四位皇子押至垂拱殿。
聽到這話,趙弘潤不禁有些啞然。
因為在以往,似這等宗族子弟內部的矛盾,都是在宗府解決,何曾會讓他父皇來裁決?
似如此,宗府存在的意義又何在?
不得不說,在怡王趙元俼擔任宗令,架空了宗正趙元儼執掌宗府權柄之後,非但宗府對皇權的約束力已形同虛設,甚至於,皇權已反過來控製了宗府——在趙弘潤眼裡,他的六王叔、怡王趙元俼,實際上就是魏天子在宗府的代言人。
不過話說回來,趙弘潤並不認為這樣是一件壞事,畢竟在他眼裡,他老爹魏天子縱使年輕時犯下了不少錯誤,但仍不失是一位賢明、睿智的明君,似這等明君,是不需要宗府在掣肘的,相信姬趙氏先祖最初創立宗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不肖子孫在登上王位後胡作非為,而不是給趙弘潤他老爹這等明君製造阻礙。
片刻之後,六王叔趙元俼將雍王弘譽、襄王弘璟、慶王弘信以及趙弘潤四個侄子塞上一輛宗府的馬車,點了二十名宗衛羽林郎,一起前往皇宮。
在馬車上,雍王弘譽、襄王弘璟、慶王弘信三人神態明顯頗為疲倦,顯然是各自在靜慮室內熬了一宿,而趙弘潤,亦是哈欠連連。
區彆在於,雍王弘譽、襄王弘璟、慶王弘信三人是確實麵壁思過了一宿,而趙弘潤嘛,則是因為在考慮成陵王趙燊這類大貴族的事,因此耽誤了睡眠而已。
可能是因為彼此已撕破臉皮的關係,在馬車上,慶王弘信用憤怒的眼神瞪著雍王弘譽與趙弘潤二人,在旁,襄王弘璟一臉無辜地眨著眼睛。
“昨日之事,他日必有厚報!”慶王弘信咬牙切齒地說道。
對於這位五王兄的威脅,趙弘潤掏了掏耳朵,權當沒聽見——既然彼此已撕破臉皮,他又何必與這個趙五再虛與委蛇呢?
此時趙弘潤所考慮的,是更深層的事。
在他看來,經過昨日那場筵席後,國內大貴族陣營可以說是瓦解了,成陵王趙燊會帶著一部分貴族投奔他,而被他針對的『苑陵侯酆叔』,相信必定會說服另外一批人投奔慶王弘信,這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如此,那些以苑陵侯酆叔為首,投奔慶王弘信的大貴族,就成為了趙弘潤『根除國內貴族頑疾』策略中第一批要打壓的對象。
至於慶王弘信嘛……
瞥了一眼對麵那位仍對自己怒目而視的五王兄,趙弘潤暗自陰測測地笑了兩聲。
據他所知,慶王弘信有一批軍備的訂單在兵鑄局,用於替換其麾下北二軍以及北三軍的武器裝備。
而如今兵鑄局雖仍掛名在兵部轄下,但實則,兵鑄局鍛造武器鎧甲所需的鐵胚、模具,皆出自冶造局。
『是時候讓「兵鑄局」脫離兵部了……』
趙弘潤暗暗想道。
既然慶王弘信選擇與他為敵,那他趙弘潤就不會再讓由慶王弘信入主的兵部,繼續管轄兵鑄局這個魏國目前最大的軍工機構,哪怕是代軍工機構。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