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如今大兒子已有了兩樁門當戶對的婚姻,成婚在即,隻剩下小兒子趙弘宣暫時還未著落,若是能儘早解決此事,想來沈淑妃也能儘早抱上孫子、孫女,再不必去羨慕後宮其他的後妃。
隻是一想到小兒子或將離開身邊,沈淑妃又有些不舍。
半響後,她猶豫地問道:“弘潤,你說,要是弘宣去了安邑,是不是就跟燕王殿下那樣,一年半載都難得回一趟大梁?”
為防止沈淑妃退縮,趙弘潤連忙說道:“怎麼可能?母妃,孩兒的封邑還在商水呢,你看孩兒也不是長久住在大梁?……至於四哥(燕王弘疆)往年難得回一趟大梁,那是因為我大魏當初與韓國交兵,需要四哥鎮守山陽。而如今,韓國已向我大魏求和,四哥還不是想來就來?”
“這樣啊……”沈淑妃微微點了點頭。
見此,趙弘潤趁熱打鐵道:“母妃,孩兒以為,不如就趁此難得機會讓小宣鬆口,趕緊找門婚事,保不定再過一兩年,母妃您就能抱上孫子了。”
聽著這話,沈淑妃不禁動搖了,畢竟自己兒子是這個性格的人,她最清楚不過。
“那……”她轉頭瞧了一眼遠處正在敲打介子鴟的魏天子。
仿佛是猜到了沈淑妃的意思,趙弘潤微笑著說道:“這事,由孩兒與四哥出麵即可,母妃還是不要插手了。”
沈淑妃會意地點了點頭。
要知道,魏天子如今之所以親近沈淑妃,雖然一方麵是因為趙弘潤的關係,但沈淑妃本身的性格也是一大因素——倘若她跟雍王弘譽的生母施貴妃那樣工於心計,時時刻刻都企圖與王皇後爭權奪利,就算魏天子再器重趙弘潤,恐怕也不會似如今這般親近沈淑妃。
談妥了有關於弟弟趙弘宣的事,沈淑妃的注意力,再次投注到趙弘潤身上——確切地說,是投注到贏瓔與羋薑兩位兒媳身上。
“弘潤呐,阿瓔與阿薑她們二人,你是怎麼考慮的呀?”
私底下沈淑妃偷偷詢問趙弘潤,她不像魏天子那樣“深謀遠慮”,眼界仍局限於一座肅王府,因此,難免也有些著急——對於羋薑與贏瓔,她都很滿意,可問題是,肅王妃隻有一人啊。
這可怎麼辦?
見沈淑妃提起這事,趙弘潤的表情亦不禁垮了下來。
最近一段時間,他都沒有去細細思忖這件事,因為這件事也讓他頭疼不已。
更不妙的是,二女的娘家勢力,皆是強得讓趙弘潤都有些發怵。
秦王囘那就不說了,性格與他類似,皆是一頭倔牛;而暘城君熊拓,此人若是動怒,簡直與瘋子無異——當年魏天子因為宋地之事與暘城君熊拓交惡,後者憑一己之力,報複了魏國整整十年。
想來想去,哪方都得罪不起。
可能是看出了趙弘潤心中的猶豫,沈淑妃想了想說道:“弘潤,要不這樣,明日你帶上妾身那幾位兒媳,到凝香宮來用飯,先彼此熟絡一下,終歸你這婚事,再拖下去也不合適。”
趙弘潤微微點了點頭。
一想到秦少君與羋薑,他就不禁有些緊張,畢竟二女,皆不是什麼好相與的性格。
因為這樁心事,待魏天子來到亭子這邊時,趙弘潤也沒閒情與這位父皇再理論什麼了。
在送彆了魏天子與沈淑妃、烏貴嬪後,趙弘潤見介子鴟神色疲倦、戰戰兢兢,好笑說道:“介子,我父皇與你說了些什麼,似乎你很緊張的樣子?”
『何止是緊張,簡直就是往鬼門關走了一遭。』
介子鴟暗自苦笑一聲,含糊其辭地說道:“就是隨意問了幾句有關於殿下的事,對了殿下,不知淑妃娘娘與您說了什麼,您看似也有些緊張?”
聽聞此言,趙弘潤亦是苦笑連連。
平心而論,在秦少君與羋薑二女中選擇一人作為肅王妃,這事可遠比那則謠言更讓他感到頭疼。
但正如沈淑妃所言,這事,他遲早需要麵對。
101nove.comlass="other_links":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正文第1274章:勸說)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賤宗首席弟子謝謝您的支持!!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