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讓他更沒想到的是,魏軍很快就撤出了宋國。
原因有兩點,第一,楚國得知魏王趙元偲背信棄義、坑害了暘城君熊拓,為此感到非常不滿,儘管仍在跟齊國打仗,但仍令上將軍項末派了一支軍隊陳兵於宋楚邊界,唬地魏國不敢逗留於宋地——畢竟當時的楚國,是擁有同時與兩國開戰的實力的,雖然在與齊國的戰爭中每每失利,但未見得不能戰勝當時的魏國。
至於第二樁事,就是魏國感受到了宋人的骨氣。
當時不止「向軱」,事實上宋郡各地都有義士、豪俠揭竿而起,攻擊魏軍,那時,南宮垚為了討好魏國,對這些義軍血腥鎮壓,殺得魏國都有些發怵,為了不牽扯上濫殺無辜的惡名,魏國朝廷趕緊召回了包括碭山軍、浚水軍在內的魏軍,讓南宮垚治理宋郡。
在這種情況下,向軱,不,應該說是宋雲,他理所當然將矛頭對準了南宮垚,誰讓此時的南宮垚,在宋郡血腥鎮壓反抗,儼然如暴君一般呢。
此後長達十幾年,宋雲領導著「北亳軍」,與南宮垚的「睢陽軍」對抗,這兩支曾經的宋國軍隊,從此成為敵人、不共戴天。
期間,南宮垚有魏國在背後支持,而宋雲,亦有宋郡本土豪紳以及宋墨的支持,彼此誰也奈何不了誰。
在這十幾年裡,南宮垚恨不得將宋雲生吞活剝,而宋雲亦對南宮垚恨得咬牙切齒——畢竟最初倘若南宮垚不倒戈,宋國其實是有機會能夠擊退魏軍的,而如此一來,宋雲的父兄也不至於會戰死在沙場上。
文官公卿戰死於沙場,可作為武將的南宮垚,居然早早就投降了魏國,這讓宋雲如何不恨?
而如今,南宮垚已死,這對於宋雲來說,也算是得償所願,可他絲毫感覺不到欣慰,因為他忽然醒悟,其實南宮垚的存在,這對於宋郡來說,反而是一層保護——有南宮垚在,魏國就不好違背當年的承諾,隻能繼續默許宋郡自治。
這不,如今南宮垚一死,魏國就開始磨刀霍霍,準備真正將宋郡納入魏國的國土。
當年還有楚國威脅著魏國,可如今,楚國對於魏國還具有威脅麼?魏國剛剛在那場「以一敵五」的戰爭中,強勢地擊潰了楚壽陵君景舍的百萬大軍。
在沉思了足足一炷香工夫後,宋雲艱難地說道:“宋某……不能接受貴方的冊封。”
聽聞此言,使者鄭習簡直難以置信,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宋雲。
他無法想象,宋雲居然拒絕了大梁的優厚待遇,那可是駐軍六營大將軍的職位啊!
“宋雲將軍請三思。”鄭習一臉駭然地勸說道。
看著鄭習驚駭的表情,宋雲當然能夠猜到此人此刻的心情,畢竟魏國給予的待遇的確優厚,就連他也覺得無可褒貶,但是,作為「向氏」的子孫,他豈可為了一己之利出賣國家?——雖然這個國家早已覆亡。
想了想,宋雲重申道:“宋某不求高官厚爵,隻求大梁繼續允許宋人自治……若大梁肯接受,宋某願解散北亳軍,從此不再露麵。”
“這……”
鄭習聞言臉上露出了為難之色,他深深地看著宋雲,感慨道:“宋雲將軍對舊國的忠誠,在下欽佩萬分。”說罷,他咬了咬牙,說道:“銘感於宋雲將軍的忠誠,在下索性也說句不合使命的話……宋雲將軍,你想要宋郡自治,朝廷是萬萬不會接受的。”
宋雲略帶感激地點了點頭。
其實這話鄭習就算不說,宋雲心中也明白,他隻不過是想爭取一下罷了。
想了想,宋雲問道:“倘若我拒絕大梁的好意,貴方會出兵討伐麼?”
“會。”鄭習點點頭說道。
“會是何人帶兵出征?魏公子潤?”宋雲問道。
“應該不是。”鄭習搖了搖頭說道:“據稱肅王殿下即將成婚,婚期多半就在九月、十月前後,應該無暇出征。”說到這裡,他看了一眼宋雲,語氣古怪地說道:“終歸,貴軍,怕是還不需肅王殿下親自出馬。”
儘管這話有些看不起宋雲與北亳軍的嫌疑,但宋雲非但沒有動怒,反而鬆了口氣。
他拱了拱手說道:“抱歉,鄭習大人,令你白跑一趟了。”
鄭習點點頭,看著宋雲欲言又止,最終歎息著離開了。
看著鄭習離去的背影,宋雲思忖了片刻,招來親衛,吩咐道:“派人前往睢陽,告訴那桓虎,彆癡心妄想取代南宮垚,大梁不會同意的。……若他有意割據睢陽,就來與我麵見。”
“是!”
親衛抱拳應道。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