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王甫來到了城下,喚來守城的署衛打開了城門,隨即命那些署衛從城內牽出幾匹馬,供趙弘潤等人代步。
在領著趙弘潤等人入城的同時,王甫指著城外的乾地說道:“待日後有空閒了,我冶造局打算在城外再挖一條護城河,從博浪沙那邊引入大河河水,到那時,我冶造局就稱得上固若金湯了。”
趙弘潤點了點頭,沒有反對,他隻是詢問王甫道:“這些兵卒,是從哪裡召來的?”
“大多都是從浚水軍、成皋軍、碭山軍、汾陘軍等軍隊退伍的老卒,關於這些兵卒,卑職當初派了幾名主事與幾位大將軍洽談過,幾位大將軍對此頗為熱誠。”
『你給退伍兵卒提供了落戶的崗位,那幾位大將軍當然熱誠了。』
趙弘潤微微一笑。
對於浚水軍、成皋軍、碭山軍、汾陘軍等駐軍六營的兵卒,他還是信得過的,不過他還是叮囑王甫,務必要查清楚每一名署衛的底細,防止有人假冒。
一行人騎著馬緩緩入城,沿著城內的街道走向城內深處。
沿途,介子鴟好奇地打量著街道兩旁,隻見沿途,他看到不少十幾幾丈高的磚爐,一名名身強力壯、皮膚黝黑的工匠們,赤裸著上身在工坊中鍛造作業,從旁還有一名名文職官員在那用筆記錄。
“這一帶都是「矮爐工坊」,主要是負責將燒製的鐵胚打造成成品兵器,用於測試這批鐵胚的質地……”說著,王甫的嘴裡就迸出一連串的術語,聽得介子鴟雲裡霧裡。
介子鴟好奇問道:“既然有矮爐工坊,那麼也有高爐工坊咯?”
王甫也不回答,抬手指向一個方向。
介子鴟轉頭順著王甫所指的方向望去,駭然看到遠處聳立著十幾座高達幾十丈的巨大煙囪。
“那裡便是高爐工坊,主要負責鍛燒礦石,將其燒製成鐵胚。”說到這裡,王甫轉頭看向趙弘潤,又說道:“這幾座高爐是近一年興建的,幾年前那幾座地爐,如今專門用來燒製塊磚、鍛造模具……”
趙弘潤點了點頭,畢竟他也明白,在塊磚取代了曾經的石磚後,魏國對於塊磚的需求就一直居高不下,畢竟用塊磚與水泥砌城,可要比用石磚砌城快得多。
一邊介紹著這座冶造總署內的區域分布,王甫一邊將趙弘潤一行人帶到了城內屬於冶造局的署邸。
由於當年被趙弘潤警告過,王甫對這座署邸的興建不敢鋪張浪費,也就隻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官邸而已,這讓趙弘潤感到非常滿意。
在王甫的引領下,趙弘潤一行人下了坐騎,走入了官邸。
期間,難免又有一些平日裡難得瞧見趙弘潤這位肅王殿下的冶造局官員們,爭相湧上前來表達忠心,畢竟這些官員雖然如今在此地辦公,但有些傳言,他們卻也早已聽說,比如說,這位肅王殿下有意爭位什麼的。
在安撫、勉勵了一番這些官員後,趙弘潤這才得以脫身,來到了王甫在這座署邸內的署長班房。
“來人,奉茶。”
在囑咐班房內的小吏送上茶水後,王甫叫來幾名乾事,叫後者將近一年冶造局改良的器械圖紙全部取來,放在趙弘潤麵前的書桌上。
足足有一疊。
吩咐雀兒、衛驕、介子鴟三人便宜行事,趙弘潤坐在王甫的署長班房內,一張一張地觀閱著這些圖紙。
這些圖紙很雜,什麼都有,比如偏向於民用的「獨輪車」,冶造局的工匠們在原有的獨輪車基礎上稍作了改進,使得這種用途廣泛的人力推車變得更加平穩、容易上手。
再比如「翻車」、「犁具」、「水車」等等,冶造局的工匠們皆有所改進。
而軍用方麵,冶造局亦改進了「連弩」、「狙擊弩」、「投石車」等戰爭兵器。
忽然,趙弘潤翻到一張圖紙,讓他的表情略微一愣。
『扭力彈簧?這不是我當年畫……誒?不對,這個是……』
取出那張圖紙仔細瞅了瞅,趙弘潤這才發現,這張圖紙並非是當年他畫的那張。
因為他當年設計的扭力彈簧,由於冶造局弄不出「鋼絲」,連「鐵絲」都弄不出,因此隻能放在庫房內吃灰,而這張圖紙,卻有人利用馬鬃、獸角、獸筋等彈性材料,設計出了一個「扭力彈簧」組件——雖然外表看起來十分醜陋,但是原理是符合的。
“「那東西」造出來了?”
趙弘潤吃驚地詢問王甫道。
“是的,殿下。”王甫拱了拱手,笑著說道:“已研製成功,但因為去年爆發戰亂,無暇測試。”
聽聞此言,趙弘潤立馬有了興趣。
“快!吩咐下去,本王親自測試。”
“是!”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