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趙潤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旋即,他在稍一思忖後,吩咐大太監高和道:“高和,替朕把高括、種招那兩個混賬從東城門叫過來!”
一聽到高括、種招二人的名諱,大太監高和心中就有些想笑,他忍著笑問道:“陛下,需要兩位大人沐浴更衣後再來覲見陛下麼?”
所謂的沐浴更衣,純粹就是客套話,高和真正想問的,隻是需不需要高括、種招二人換身衣服,畢竟這兩位如今可是被貶到了東城門,作為值崗的衛士,讓這兩位大人穿著小卒的甲胄招搖進宮,一路上碰到許多禁衛軍士卒,這也怪丟人的不是。
然而,趙潤在聞言後卻冷哼一聲,說道:“還要朕等他們沐浴更衣麼?……叫他二人立刻滾過來!”
“是。”大太監高和應聲而去。
大約過了有半個時辰,就當趙潤與翟璜正在商議著「駐軍魯郡」之事時,殿外就傳來了虎賁禁衛統領燕順那明顯憋著笑的通報聲:“呃……城門卒高括、種招,蒙召前來覲見。”
縱使是趙潤,在聽到這句話後,亦忍不住笑了一下。
片刻之後,在殿內趙潤、高和、褚亨、翟璜以及幾名小太監皆憋著笑的注視下,前天策府左都尉高括,以及尉丞種招,滿臉尷尬、惶惶的邁步走入殿內,他二人脖子後,還豎著那兩塊讓人忍俊不禁的木牌。
尤其是褚亨,這個莽大漢此刻瞧著高括、種招二人的窘態,嘿嘿嘿地笑個不停。
說實話,要不是高括、種招倆聯手都打不過這麼莽夫,再加上又是在君主麵前,恐怕他二人早就衝過去一頓暴揍了——雖然很大可能上是被褚亨一頓暴揍。
“臣……不,小的高括(種招),拜見陛下。”
二人躬身施禮道。
在寂靜的甘露殿內書房,趙潤板著臉上下打量著高括、種招二人,慢悠悠地問道:“認識到過錯了麼?”
“認識到了,認識到了。”
仿佛是意識到即將被寬恕,高括、種招二人連連點頭,信誓旦旦地說道:“陛下,我等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看著這兩位急切的模樣,天策府參將翟璜下意識地撇了頭,因為他怕忍不住笑出聲來。
話說回來,姑且不論高括、種招日後是否還會犯類似的過錯,但至少這個教訓足以令他們刻骨銘心。
這是此刻在場所有人的共識。
想想也是,天策府的左都尉與尉丞,在魏國軍方中權力之大足以位列前三的大人物,此番竟被貶到東城門,像個小卒子那般值崗,更丟人的是,因為那兩塊木牌,又因為某個腹黑耍賤的宗衛,以至於來往的行人大多都對高括、種招二人指指點點,並在私底下詢問這兩位的底細——這簡直就是丟儘了一輩子的臉。
平心而論,高括、種招二人的丟臉程度,比前一陣子的張啟功更甚。
不過也難怪,畢竟這二人的過錯,也比張啟功嚴重地多,若非這二人是趙潤相處二十幾年的宗衛,忠心耿耿,若換做旁人,就算趙潤不殺,也絕對逃不過朝廷那一關。
見高括、種招二人故作可憐的看著自己,趙潤哼了一聲,慢條斯理地說道:“再有下回,可不會如此輕易饒恕你二人……明白麼?”
“明白、明白。”
“陛下放心,絕沒有下回。”
見已得到寬恕,高括、種招二人頓時一改方才那故作可憐的模樣,很配合地嘿嘿諂笑起來,讓在旁的天策府參將翟璜有種重新認識這兩位的錯覺。
玩笑之後,趙潤徐徐收起了笑容,正色說道:“高括,朕有件事交給你去辦。”
一聽這話,高括亦立刻收起那故意裝出的諂笑,一臉正色地說道:“請陛下吩咐。”
隻見趙潤沉吟了片刻,沉聲說道:“少君回宮,帶來了秦王的轉達,希望與我大魏暫時休戰……朕懷疑其中有些蹊蹺,命你二人立刻派青鴉眾前往秦國秘密打探,朕要知道,秦國處心積慮將我大魏的注意轉向齊楚,他究竟意欲何為。”
“遵命!”
高括、種招二人立刻抱拳應道。
趙潤點點頭,旋即在看到高括、種招那好笑的裝束時,又忍不住笑了一來,揮揮手打發道:“退下吧。……記住,下回可沒有這麼容易了。”
“是、是……”
高括、種招二人唯唯諾諾地退下。
雖然暫時還不清楚秦國究竟在耍什麼花樣,但考慮到「暫時休戰」對魏國的利益更大,趙潤最終還是同意了秦王囘的提議,叫嬴瓔親自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到秦國,送到秦王囘手中,讓後者派來使者,與魏國的禮部達成書麵的協議。
在收到女兒的書信後,秦王囘立刻派藍田君贏謫作為使者,前往魏國簽署停戰協議。
縱觀整個秦國,除嬴瓔以外,就屬藍田君贏謫與魏國、與魏王趙潤的關係最好,並且,這位邑君,也是秦國少有的、對秦魏之戰勝負最不關心的——同時,他也跟嬴瓔一樣,最不希望秦魏兩國交戰。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嬴瓔的親叔叔,且又與魏王趙潤私交頗密,縱使魏國贏了,隻要他投靠魏國,一樣可以以魏臣的身份繼續享受富貴——不必懷疑,以他貪生怕死的性格來說,到時候他一定會投靠魏國的。
正因為如此,秦王囘派他前往魏國簽署停戰協議,畢竟趙潤不至於會加害藍田君贏謫。
簽署停戰協議的過程,非常順利,在秦魏兩國彼此都不想再繼續戰爭的情況下,藍田君贏謫與魏國禮部左侍郎朱瑾,很快就達成了協議,簽署了長達二十四個月的停戰協議,也就是兩年。
畢竟,似停戰協議這種契約,短了沒有意義,長了沒有必要,兩年時間,剛剛好。
兩年時間,既能讓魏國恢複再次戰爭的本錢,也能基本上看清楚秦國的舉動,以便於魏國做出相應的防範。
簽署完停戰協議後,藍田君贏謫便返回了秦國,將這份協議交給秦王囘。
事後沒過多久,秦國軍隊便大批從魏國的河東、河西、三川等地撤兵,籌備攻伐巴蜀的戰爭。
似攻打巴蜀這種級彆的戰爭動員,當然不可能瞞過青鴉眾的眼睛,這些魏國的細作們,立刻將消息以密信的形式送回國,交給天策府左都尉高括。
在收到這些密信後,高括大吃一驚,縱使他也沒想到,與他魏國停戰的秦國,居然立刻就想對巴蜀用兵,他立刻前往皇宮,將這件事稟告魏王趙潤。
相比較高括的吃驚,魏王趙潤在得知此事後,隻是稍稍有些意外罷了,並未太過於驚訝。
因為他很清楚秦國的國體,知道這是一個對外擴張能力極強,可一旦停止對外征戰、或者接二連三吃敗仗就會從內部崩潰的國家——雖然這些年來,秦國在魏國的幫助下,使得國力有所增強,但這個本質仍未改變。
“居然對巴蜀用兵……”
在甘露殿的書房內,趙潤眯著眼睛思忖了片刻,忽然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秦國是要打下巴蜀作為糧倉!”
彆看這次魏國同樣是國內糧草儲蓄無法再支撐戰爭的關係,才選擇與秦國暫時休戰,但魏國擁有著非常強的農業底蘊,隻需一兩年就能積累可觀的糧食儲量來再次發動戰爭,然而秦國卻不具備這個條件,更確切地說,秦國的農業水準依舊弱於魏國。
但倘若秦國得到了巴蜀那片盛產糧食的土地,那麼,秦國就真正意義上具備了與魏國打持久戰的能力——在兵力以及糧草供應上,都不會遜色魏國多少,充其量也就是軍隊的裝備稍稍遜色,但是秦人的悍勇,完全有可能彌補兩國軍隊在軍備上的差距。
“原來是打著這個算盤麼……”
手指叩擊著案幾,趙潤喃喃說道。
當然,即便得知秦國的真正意圖,趙潤也不至於後悔與秦國簽署了停戰協議,畢竟兩年休養生息的機會,這正是他魏國目前最需要的。
更何況,秦國派兵攻伐巴蜀,難道就一定能打下巴蜀麼?
暫且不說巴蜀那邊自會抵抗,他魏國這邊也不會無動於衷——鑒於停戰協議,我魏軍不攻打你秦國,但我在你們攻伐巴蜀時搗亂總可以吧?
當然,這事並不著急,畢竟秦國才剛剛籌備攻打巴蜀而已。
八月下旬時,魏王趙潤收到了張啟功派人從韓國送來的書信。
張啟功在信中稟告,除暴鳶外,韓國的將領諸如秦開、樂弈、燕縐、司馬尚、許曆等等,皆已同意投效他魏國,且他正準備帶著這些位韓國的將領,乘船前來雒陽。
得知此事後,趙潤大為驚喜。
此時的趙潤,反而萬分慶幸於韓將李睦那時候處心積慮反攻薊城的事,因為李睦若不反攻薊城,這位可敬的韓國將領,最終也不至於會被韓國各階層聯合抵製、被迫自刎,自然,似秦開、燕縐、司馬尚、許曆、樂弈等將領,也不會因此徹底對這個國家失去希望,從而被張啟功說服,投效魏國。
這正應了那句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啄一飲、莫非前定。
『把張啟功派到巴蜀,給正在攻伐巴蜀的秦國製造點麻煩,這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在欣喜之餘,趙潤暗暗想道。
反正在他看來,秦國是敵人,而巴人,更是魏人的仇敵,他不介意放出張啟功這等凶殘的毒士,將巴蜀之地攪地天翻地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