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何貫昌的反應一樣,放映廳裡的所有觀眾,在看到“雨夜屠夫”林過雲幾個字後,便立即對此片生出了極大的興趣。
夢工廠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打著“雨夜屠夫”的旗號,其實也是給了林過雲老爸10萬好處費的,不怕林過雲的家人會跑出來抗議打官司。
當然,既然是改編,那麼在細節上也有些小改動,比如林過雲的名字就在片中被改成了林過雨。
觀眾興致勃勃地等著看雨夜屠夫如何犯案,但電影開場卻是幾個小孩子在玩耍,然後其中一個小孩兒被母親訓斥。繼續看下去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被後媽訓斥、被兄弟姐妹作弄的小孩兒就是後來的變態殺人狂林過雨。
照相館的報案引起了警方注意,然後變態殺人魔落網,這都跟報紙上報道的新聞一樣。
中間警察刑訊逼供以及查找證據的劇情有點悶,一些心急地觀眾等得都快罵娘了,但突然之間案情就有了進展。
任達鏵飾演的殺人狂魔開始回憶殺人經過,那神經質的變態表情看得觀眾心中發毛。但這還僅僅是開胃小菜,等任達鏵開始肢解屍體的時候,那逼真而血腥的場麵簡直是在挑戰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
這種畫麵對於30年後,看慣了各種恐怖片的觀眾來說,或許隻是小菜一碟,但對現在的觀眾而言,卻有著無比強烈的衝擊力。
“嘔!”終於開始有觀眾惡心得嘔吐。
“……我不要看了,好變態啊!”女觀眾則是完全被嚇得不敢再看。
何貫昌亦被惡心外加震驚到了,他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這麼拍電影的。當年張徹導演的血漿片,雖然主角提刀砍得滿場飆血,但那都是藝術處理過的,除了紅彤彤的番茄汁之外,不會看到亂七八糟的真實血腥場麵。
但《羔羊醫生》的尺度卻大很多。甚至還有菜刀砍進女屍手臂的鏡頭,然後又是電鋸肢解屍體。雖然電鋸分屍的鏡頭沒給出來,但是電鋸的聲音、亂飛的血漿、以及任達鏵那瘋狂變態的表情,已經足夠讓觀眾嘔吐驚叫了。
電影看到一半。已經有七八個觀眾實在受不了提前離場,剩下的人也是看得心裡難受。
幾個漂亮女演員都露了兩點,全裸的身體卻沒法激起男性觀眾的,除非此人是一個性變態。
等看到鄭則士手拿著被殺人魔割下來的“乳房”。那頗具喜劇效果的劇情,卻沒幾個人笑得出來,反而又逼得一些觀眾提前離場。
一直到最後麵那個女學生被追擊,觀眾前麵被積攢出的抑鬱情緒終於爆發出來。
“跑啊。快點跑!”
“冚家鏟,那警署裡怎麼沒人?”
“衰仔,快讓她上車啊!”
“……”
女學生終於還是被殺人魔給抓住了。爾後任達華給裸身女屍畫眉上妝。接著又奸屍的場麵實在太過挑戰觀眾的心理極限。
一些觀眾感覺渾身發冷、手腳發軟,另外一些則是氣憤地破口大罵。
當然,也有一些心理變態的奇葩觀眾,覺得那奸屍的鏡頭非常刺激,但卻不敢在放映廳裡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何貫昌隱隱覺得這部片子要大賣,雖然嚇跑了許多觀眾,但這部電影實在太令人震撼了。
葉子佩看到一半就受不了。拉著康劍飛出了放映廳就想嘔吐,好半天才情緒平靜下來,埋怨道:“哪個導演那麼無聊,居然拍這種惡心的電影!”
康劍飛撇撇嘴,說道:“我早提醒過你彆看的。”
……
《重案實錄之羔羊醫生》在午夜場放映之後,立即開始用“雨夜屠夫”、“真實改編”的噱頭開始宣傳,而報紙、雜誌上的影評也五花八門、莫衷一是。
一些影評人認為《羔羊醫生》太過血腥與醜惡,簡直就是在挑戰人類的道德底線,而且極易引誘那些有心理問題的人模仿犯罪,當局應該禁止這樣的片子上映。
另一些影評人則稱《羔羊醫生》具有警示意義,影片開頭簡明扼要地交待出了殺人魔童年的生活環境,揭示了他自幼所受到的來自繼母、弟妹們的歧視,導致情緒上長期的極度壓抑,為後麵變成“雨夜屠夫”作了心理鋪墊。這種深層次的犯罪心理原因的挖掘和表現,其實是導演、編劇對殺人魔的極度變態凶殘所做出的一種最容易也最可信的解釋,很有幾分人性本善的意味,更提醒市民對兒童教育和心理問題要給予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