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前夕,《盜墓筆記》正好連載到主角等人進入魯殤王墓中,懸念迭出、精彩不斷的故事看得讀者大呼過癮。!ybdu!
到了70年代以後,香港熱賣的小說無非兩種,一種是以金鏞為代表的武俠小說,一種是以亦舒為代表的愛情小說。
在這兩種小說之外,倪框的科幻小說是特例,所以在金鏞封筆、亦舒從政後,香港小說界幾乎是倪框一家獨大。即便是從台灣混到香港的溫瑞安,在香港的影響力也是遠遠不及倪框的,可以說完全是低了一個檔次。
倪框能夠連續走紅20多年,憑借的無非兩點,從不拖更的勤奮和獨樹一幟的風格。
不過到了如今,倪框已經明顯走下坡路了,因為他的科幻以冒險、懸疑著稱,結果每個故事到了最後,揭示的謎底都是:這貨是外星人!
前麵無論什麼離奇鋪墊和懸念,結局一個外星人就能解釋全部的疑點,看到現在讀者早已經看膩歪了。
《盜墓筆記》與之前的《尋秦記》一樣,受讀者追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與同時期其他的小說不同。《尋秦記》雖然穿越,但還是沒有脫離武俠範疇,而《盜墓筆記》卻完全跳出了武俠的窠臼,跟倪框的《衛斯理》一樣,主打的是懸疑和冒險。
香港人本來就迷信,鬼怪僵屍電影的票房一直比科幻電影高,《盜墓筆記》中描寫的摸金盜墓和女鬼僵屍。顯然比《衛斯理》的科幻更合香港讀者的胃口。
《盜墓筆記》剛開始連載的時候,一些人還是借單位、同事、朋友的報紙在看,這些人並不是康劍飛的鐵杆粉。他們看《盜墓筆記》多半是受到身邊人的影響。
而當故事發展到魯殤王墓的情節時,這些人終於等不及了,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看到當天連載的內容,專門跑去買那麼一份《東方日報》。
……
林雪為了方便拍戲,現在租住在將軍澳影視城住宅區公寓。他現在是東方娛樂公司的簽約演員,可惜隻能演些小配角,連在影視城住宅區低價購房的資格都沒有。
下樓來到報攤前。林雪喊道:“老板,一份《東方日報》。”
“賣完了。”賣報的老伯頭也不抬地看著《明報》。
王經拎著個包從對麵的公寓樓出來,笑嗬嗬地對報攤老板說:“阿伯。我的報紙呢?”
“自己拿吧。”老伯往旁邊的小板凳一指。
王經彎腰撿起兩份報紙就走,林雪赫然看到報頭露出《東方日報》幾個字。
“喂,怎麼有報紙也不賣給我,剛才王經不是拿走一份?”林雪有些不爽地說。
老伯抬頭瞥了林雪一眼:“他那份是早就訂好的。想看明天再來吧。我多進50份,這兩天買《東方日報》的越來越多了。”
林雪鬱悶地從報攤離開,他之前忙著跑龍套,隻聽說《盜墓筆記》很好看,但卻從沒有看過。結果一大早經紀人打電話來,說是要他儘快熟悉《盜墓筆記》,然後去特效公司那邊去見康劍飛。
林雪這種級彆的演員,根本就不受公司重視。他的經紀人也隻有需要龍套演員時才打電話找他,至於什麼包裝、宣傳、炒作也跟他這種三流演員無關。那至少是一線藝人才有的待遇。
林雪還記得十分鐘前經紀人在電話裡說的話:“肥仔,這次康先生點名要見你,你可要抓住機會。聽說康先生的新片跟《盜墓筆記》有關,可能會找你飾演一個重要配角,你去見康先生之前最好先熟悉一下這本小說……”
康劍飛召見的時間是下午,林雪回去找報攤老板,結果之的舊報紙都被人買去了。他想起這幾天混的劇組裡,有好幾個龍套演員都追看《盜墓筆記》,或許可以找他們談談。
一路小跑來到影視城仿古街的電視劇組,跟林雪認識的助理編導看到他來,立即朝他招手:“肥仔,你來得正好,我這有個龍套角色缺演員,你來頂一下。”
林雪條件發射地矮身賠笑道:“張導你吩咐。”
“你要演的就是反派二世祖的跟班,二世祖調戲民女被男主角遇到,打架的時候你就上……弄明白了就過去化妝換衣服。”助理編導說著突然轉頭大喊,“喂,那個小攤彆擺在那兒,那是要放攝影機的!”
林雪稀裡糊塗地被戴上發套,然後換了一身家丁打手的服裝,坐在一邊聽候發落。旁邊台階上坐著一人也穿著粗布古裝,看樣子應該是演路人甲之類的角色,林雪依稀記得這人叫程家全,兩人一起扮演過死屍。
“阿全,看《盜墓筆記》呢?”林雪瞟了一眼對方手上的報紙。
程家全聞聲抬頭,也認出了林雪,驚喜地說道:“肥仔你不是跟經紀公司簽長約了嗎,怎麼又回來跑龍套?”
“被張導抓包頂一場戲,”林雪略作解釋,問道,“阿全,《盜墓筆記》好看不?最近好多人都在看這小說。”
程家全一提起小說就來勁了:“怎麼不好看?太他媽好看了,看了這小說我才知道挖墳叫倒鬥、摸金,僵屍叫粽子,而且還怕黑驢蹄子,就一個字:專業!”
“裡麵都講了些什麼?”林雪好奇地問。
“我跟你說啊……”
程家全話才剛開個頭,助理編導就喊道:“阿全、肥仔,你們兩個過來!”
中午發盒飯的時候,林雪才終於有機會再次和程家全說話:“阿全,你看過的《東方日報》還有沒有,我想從頭把《盜墓筆記》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