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幾乎要氣瘋了。
他萬沒有想到,自己寶貝的兒子,前腳才發回戰報,請他放心,後腳就大敗於袁方。
而且,還被袁方所斬。
就在袁術痛不欲生時,第265章眾臣議事。
“太子被那逆賊所害,閻橋兩個叛賊降敵,小賊的大軍正逼近壽春,爾等誰願挺身而出,為朕報仇雪恨?”袁術有氣無力的環望群臣。
眾臣們都低頭不語,個個麵色黯然,無人敢站出來挑戰袁方。
袁術大失所望。萬不想群臣這般怯懦,當此國難之時,卻無人能為他分憂。
正欲發怒時,階下黑麵之將出班,拱手慨然道:“陛下,飛願領一軍去駐守下蔡,必叫那小子師老城下,無功而返。”
袁術大喜。低頭一看,卻見請戰之人,正是前番被他拒絕的張飛。
眼見張飛請戰。袁術好生的慚愧,暗想早知今日,當初就該派張飛領軍出征,也不至於落得今日這慘敗的境地。
袁術無人可用,也隻得將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張飛這個新降之將上。當即下旨,令張飛領一萬兵馬,前去死守下蔡。
下蔡乃是通往壽春最後一座城池,下蔡一破,壽春就將直麵袁方兵鋒。
袁術手下隻餘兩萬兵馬,今為守下蔡,已是被張飛分去半數的兵力。
張飛殺機如火,領下旨意,慨然拜辭而去。
袁術方自派出張飛,心中又暗忖:“張飛勇武無雙,或可抵擋那小賊,可是他畢竟乃新降之將,今他帶走我半數兵馬,若心生異心,豈非釀成大禍……”
袁術越想越覺著不放心,猶豫再三,趕忙又派出部將雷薄,去充當張飛副將,以作監視張飛之用。
……
當塗以西。
戰旗遮天,兵甲森森,“袁”字的大旗,迎風飛舞。
袁方率領著六萬大軍,沿著淮水,浩浩蕩蕩的向著壽春方向進軍。
西麵四十裡處,就是下蔡城,那是通往壽春路上,最後一道的一障礙。
大軍行進的同時,袁方已派出了徐晃,率五千精兵,輕裝前進趕往下蔡。
袁方是估摸著,袁術主力儘喪,怕已無心去去守下蔡,故他要先派輕軍,搶先奪取下蔡。
“河北軍已集結了十萬之眾,這場仗不能拖太久,必須儘快滅了袁術,抽身北上才是……”
袁方神思時,諸葛亮從前麵飛奔而至,打斷了他的思緒。
“師父,西麵急報,徐晃在下蔡以東十餘裡,中了敵軍埋伏,兵敗而歸。”諸葛亮沉聲道。
徐晃中伏,兵敗而歸?
袁方劍眉一凝,微微有些驚訝。
徐晃那是什麼人,那可是當世良將,武道鍛骨級彆的強者,是他麾下數一數二,可堪大任之將。
袁術在遭此大敗後,麾下竟還有人能設伏擊敗徐晃,如何能不叫袁方感到稀奇。
“是什麼人擊敗了徐公明?”袁方奇道。
諸葛亮道:“就是那個大耳賊的三弟,張飛。”
張飛?
如雷貫耳的名字,響起在袁方耳邊,不禁令他又是一奇。
自下邳一役後,袁方就得知張飛跟劉備反目,背劉備而去,卻一直不知張飛身在何處。
今日,就在他討伐袁術之時,卻不想,張飛竟然投奔了袁術。
袁方當即把閻象叫來,從他口中,才得知了張飛在汝南落草為寇,接著又為袁術所招納的前因後果。
“張飛,沒想到會在這裡撞見你,怪不得徐晃會敗於你之手。”袁方喃喃道。
張飛武道遠勝於徐晃,統兵之能也極強,袁術派他出手,出其不意的擊敗徐晃,倒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