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滅袁紹,一統北方!”
“掃滅袁紹,一統北方!”
府堂之中,眾文武們熱血沸騰,亢奮的疾呼,獵獵如火的戰意,如同巨焰一般,填滿了大堂。
袁方俯視著戰意如火的部下,麵露欣慰之色,眼神中的豪獵與自信,已狂烈如火。
“袁紹,該是我們做個了斷的時候了!”
北伐的決定已定,當天,袁方便以大司馬大將軍的名議,向所屬三州之下,下達了北伐的總動員令。
此次,他將儘起傾國之兵,以十四萬大軍進攻河北。
此役,除駐守於陳留,以及淮南的幾員將領外,顏良、文醜、張飛、鞠義、張頜、高順等諸員大將,皆將悉數隨征。
這是自離狐之戰後,整編了不少降軍後,袁方所能調動的最強的一支軍隊,這一次,他已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滅了袁紹,一統了北方。
隻有統一了北方,他才有一統天下的實力,才能親手結束這個亂世。
大司馬大將軍令下達,中原諸州沸騰,一支支休整已久的軍隊,迅速的往前線聚集,而結束春耕的十幾萬丁夫,也被動員起來,隨時準備為前線運輸糧草。
十幾萬大軍,在袁方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由定陶北上,向著北岸重鎮黎陽殺去。
袁方反攻河北的消息,很快便有安插在定陶的細作,迅速的送往黃河北岸,以十萬火急快馬,日夜不停的送往了鄴城。
消息一直鄴城,袁紹集團自上而下,無不為之震驚。
軍府中,正自養病的袁紹,聞知這個消息,更是氣得火冒三丈。
“這個逆子,僥幸得勝一場,竟然這般目中無人,竟敢主動來犯我河北,可恨~~”
袁紹雖然憤恨,卻又不得不正視袁方的大舉進犯,隻能拖著病軀前往正堂,召集麾下文武,以商議應對之策。
大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氣氛極是凝重。
“袁方這小畜生,竟然敢大逆不道,主動發兵來攻我河北,爾等有何計策,可挫敗那逆子的圖謀?”袁紹環掃著眾人,鐵著著臉喝問道。
群僚皆默默低頭,無人吭聲。
許攸逃亡曹操,逢紀被殺,袁紹的謀士團隊,已是遭受重創。
此刻他麾下,也僅有審配和辛評二人,尚還可以信任,而審配又奉命駐守黎陽,不在身邊。
至於辛評,袁譚的死令他心灰意冷,當此危難關頭,也沒什麼好說的。
“袁方的進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主公不必太在意。今主公尚能聚出十萬之眾,黎陽又乃堅城,主公隻消派數萬兵馬,一位信任之人做統帥,守住黎陽城,相信袁方縱有百萬之眾,也難以攻破。隻要我們能守住數月,敵軍師老城下,銳氣喪儘時,自然不戰而退。”
階下處,一人洋洋灑灑,為袁紹獻了一番計策。
袁紹精神一振,舉目掃去,卻見那獻計之人,正是前來投奔未久的陳宮。
當年濮陽之戰後,呂布兵敗為袁熙所困,陳宮見勢不妙,索性就歸降了袁紹。
陳宮為名士,歸降袁紹後,也被袁紹盛情禮待,然他畢竟非是袁紹親信,一直以來,遠不及許攸等人得到信任。
今許攸等諸謀士逃的逃,死的死,袁紹身邊已沒什麼人,陳宮才選擇在這個時候,主動向袁紹進言。
“公台言之有理,那小畜生不過十四萬人,就這點兵馬,就想破我河北,當真是不自量力,我就死守住黎陽,看你如之奈何!”
袁紹精神愈振,眉宇之間,重現傲然之色。
他環視眾人,高聲道:“爾等誰願去黎陽,統領審配和關羽,為我守住黎陽城,叫那小畜生寸步難行。”
話音方落,袁尚第一個站了出來,恨然叫道:“父親,兒願領兵前去鎮守黎陽,必將袁方那逆賊擊破,保得河北門戶不失,為父親報仇雪恨!”
守住黎陽,乃是絕佳的立功樹威的機會,袁尚焉能錯過這樹立威信的機會。
反正,隻是守城而已,他有這個自信。
袁紹見狀,不禁大喜,笑道:“有我尚兒出馬,必可擊退那逆子,很好,為父就予你五萬兵馬,前去鎮守黎陽!”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