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不能冒著把十幾萬大軍,餓死在秦嶺裡的風險,強行用兵。
一連三日,軍議無果。
是日入夜,袁方毫無困意,尚踱步於堂,凝視著高懸的漢中地圖,思索著用兵之計。
這時,義從親兵來報,言是領軍將軍諸葛亮,深夜求見。
“這麼晚了,阿亮來做什麼?傳他進來吧。”袁方狐疑,拂手令道。
片刻後,急促的腳步聲響起,袁方回頭看去,卻見諸葛亮興衝衝的大步而入,看樣子頗為興奮。
“阿亮,什麼事這麼興奮,大晚上的不睡來找為師?”袁方目光又轉向了地圖。
諸葛亮喘了一口氣,激動的叫道:“師父,我或許找到解決師父難題的辦法了。”
心頭一震。袁方驀然轉身,英武的臉上,已閃現一絲驚喜。
“什麼辦法?快說。”袁方精神為之一振,催促道。
諸葛亮便不緊不慢。將他的辦法,諉諉道來。
“原來如此……”袁方聽罷,禁不住一聲感慨,臉上浮現出一抹會心的笑意。
沉吟片刻,袁方一拍案幾,欣然道:“很好,就用阿亮你的計策,速速去準備吧。”
“諾!”諸葛亮興奮一應。
……
次日,袁方便再召集眾臣,向他們宣布。一月之內將舉兵南下,攻取漢中的決策。
眾臣精神為之一震,武道們都躍躍欲試,巴不得儘刻開戰,他們好再立新功。
文官和謀士們。卻再次將秦嶺穀道崎嶇,糧草運輸不便的難題,搬上了台麵。
袁方卻自信的聲稱,關於糧草轉運,他自有解決之策,眾人無須擔憂,隻管全力準備南征之事便可。
這般豪言一出。不僅是文臣謀士,就連武將們也大為驚奇,眾人絞儘腦汁都想不出,他們的王上能有什麼辦法,克服秦嶺險峻
袁方也先不點破,眾人們雖有狐疑。卻隻得暫時壓下,緊鑼密鼓的為南征諸事做準備。
決策已下,袁方第二件事,便是借著漢帝的名義,下詔封張魯為司空。召其入朝為官。
同時,袁方還借漢帝之詔,令張魯將韓遂這個叛賊,一並解赴洛陽。
於是,袁方委任的信使,便攜著這道天子之旨,從長安出發,星夜兼程前往漢中南鄭。
……
漢中,南鄭城。
軍府大堂中,高坐於上的張魯,盯著手中那道聖旨,眉頭越凝越深。
“袁方這廝,假借天子之詔,分明是想為攻我漢中製造借口,他以為,我張魯是這麼好欺負的麼!”張魯將那道聖旨,往案上一拍,怒道。
殿前謀士閻圃忙道:“師君息怒,袁方今已平定關中和涼州,坐擁整個北方,手握雄兵數十萬,實力可怕,為今之計,師君當想方設法與之周旋拖延,萬不可輕易得罪。”
話音方落,其弟張衛卻騰的跳起,叫道:“袁方縱橫中原便罷,我漢中有秦嶺之險,陽平關之固,那袁方若敢來撒野,管叫他耗死在秦嶺之中。”
“張將軍言之有理,漢中以北三條穀道運糧不便,那袁方必不敢走,要攻漢中,也隻能走西麵的兩條平坦大道,到時張師君隻消以萬餘軍守陽平關,那袁方縱有百萬大軍,又能如何。”
進言之人,正是前來投奔未久的韓遂。
聽得張衛和韓遂之言,張魯權衡一番,冷哼道:“爾等言之有理,我張魯雄據漢中數十年,豈能輕易將基業拱手相送,袁方這廝若敢來攻,我就讓他們嘗嘗秦嶺之險的厲害,我看他有多少糧草能跟我耗下去。”
一番慷慨後,張魯決定不遵聖旨,拒不往洛陽,也不交出韓遂,隻傳令諸將,為迎戰齊軍做準備。
軍議結束,眾人散去,這時,從內堂轉出一名須發半白的道士。
那道士,正是於吉。
“四弟,我早說過,那袁方取了關隴,遲早會進攻漢中的,我沒說錯吧。”於吉捋須笑道
張魯冷哼一聲:“你說過又如何,有什麼用。”
於吉乾咳了幾聲,說道:“當然有用,隻要四弟你肯把你半數的財富,用來資助我們,為兄就有辦法幫你擋住袁方的進攻。”
張魯先是一愣,旋即不屑的冷笑道:“口氣好大,一張口就要我半數財富,三師兄你不過一遊方道士,又有什麼本事跟我開這麼大的條件。”
“四弟不信,就隨我出城一趟,為兄就讓你看看我的本事。”於吉嘴角揚起一絲詭笑,大步揚長而去。
張魯沉眉片刻,還是忍不住狐疑,跟了上去。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