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樞機處的人發現他們似乎犯了個錯誤。
經過騎士團上層某些人的暗示和推動,林海這個名字,最早逐漸浮出於一些人眼睛裡很刺目的位置。從進入騎士團的第一天起,有的人就要把他逐出這裡,所以把他放進了最嚴苛,淘汰率最高的快速反應小隊。
誰知道他像是泥潭裡的一束狗尾草,越加蔥翠茁壯。又有紅翎衛暗中下手,卻反遭其噬。接下來的步兵隊比武,他也能生生勝出,取得軍演資格。騎士團內,那些或許收到外界示意,對他準備做些什麼,或者已經動手的人,才似乎了解到,這個青年,好像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的尋常。
不過即便如此,樞機處這邊,仍然還是依靠敏銳的嗅覺,找到了他的背景晦澀破綻之處。
那夜樞機處內,有些人交頭接耳,開始討論如何處置暴露了某些不尋常問題的林海。
他的入營個人資料上麵,異常淺顯簡單粗白。偏偏他卻被騎士團錄入了進來,這分明就是有徇私舞弊的嫌疑。
再者加納森事件,對呂炳等人而言,這或許正是一個時機。
加納森是誰,米蘭星區議長,下院議會成員,而作為米蘭星區議長,當年還受到過皇室的接見。
皇室是這個星河帝國裡最至高無上的存在。是上下院背後真正的主宰。任何事物,扯到皇室身上,原本簡單的東西,也就變得不簡單了。
加納森的事情引發的新聞波浪,前前後後都有報道,梳理出了整個的脈絡來去。按理說沒有什麼問題,但關鍵在於一點,負責此次案件的帝國調查局,至今為止也沒有做出正式的官方公文,針對加納森的案件,給出一個官方的定性。
這讓騎士團樞機處的呂炳等人敏銳的意料到了問題所在,為什麼沒有官方定性?
正是因為此事關係皇室的威嚴。
當年有一個加納森的議員在議會表現傑出,並被推薦到米蘭星區的時候,是經了女王的手令批準的,是皇室的授權。如今卻暴露了加納森這麼大的問題,豈非不是在說女王當年的晉升令提攜的人不淑?女王的眼光有問題?
加納森是肯定有問題的,而且那些罪名,的確是有的,且嚴重到了一種地步,否則林海又怎麼可能置身事外,若非他做得沒有錯,但凡有一丁點違法,調查局那幫鐵麵都不可能讓他離開冰冷的監禁,更遑論作為自由人來到首都星圈。
但為什麼帝國調查局沒有公布官文?
隻有一個可能,或許帝國調查局也是礙於女皇之權威,而沒有做出官方的聲明,隻低調的將案件查辦了。
所以由上到下,無論是帝國檢察機關,還是調查局這樣的機構,都做出了一個統一的決定……那就是冷處理這件事。
為什麼冷處理,因為皇權威嚴比公示罪犯更重要。
為什麼冷處理,因為這個世界絕不是白就是白黑就是黑這麼簡單。
帝國蛀蟲嚴重犯罪行為固然要打擊,但涉及到如何規範之後的影響,關係到皇權官場政壇,關係到民眾乃至更遙遠的影響,所以無數那些看上去帝國很有分量很深沉的權力機構,無一不選擇了沉默。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為什麼,很多事就是這麼沒有道理。
樞機處之所以用這件事針對林海。便也有一這種想法……女皇,大概也不想見到一個讓她丟了顏麵的人,居然可以這麼大張旗鼓的進入騎士團,在她眼皮子底下這般高歌猛進。
皇家青年騎士團樞機處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
軍隊應該是沒有思想的。但實際上軍隊有大腦。這大腦不是騎士團團長江上哲,具體來說,他雖然是團長,但其實隻是代理掛名而已,或者如果騎士團有朝一日真上了戰場,他就是指揮這全體騎士團成員衝鋒陷陣,負責他們所有勝敗榮辱生死的最高長官。然而在平時騎士團內部事務的施行之中,自然有負責整個騎士團運作的部門。
這個部門就是樞機處。
樞機處就是騎士團的大腦。就是騎士團一應訓練,人事,資源,行政的運行部門。
騎士團歸團長指揮,但團長不可能事必躬親的負責騎士團一切事務,更何況是掛著為皇室代為管理騎士團名頭的江上哲。騎士團內有很多事務,因為關係圓桌貴族很多方麵,他也未必會真的深入涉足插手。
團長的身邊警衛和下屬軍官,這幫隻會打仗的軍人,大抵也不會有管理一個龐大騎士團日常行政的經驗。
所以才要有樞機處幫忙,統管著騎士團的日常運行。
樞機處,其實才是整個騎士團的真正核心管理機構。所以誰能真正掌握樞機處,幾乎就能掌握半個騎士團。這裡麵為掌握半個騎士團的鬥爭,仍然異常激烈。
呂炳是副處長,但在樞機處仍然有幾波阻力。他找到的突破口就是林海。
呂炳對處置林海這麼熱心,與其說是受到某些人物的授意推動,不如說他更希望藉此向皇室獻媚。
呂炳很清楚,如果得到那位名叫溫莎的女人的表態,他和他的軍官派係,在樞機處,將獲得怎樣的支持,這是何等巨大的助力。
當那位掌握著帝國皇權的人物朝他這邊,僅僅是著重的看上一眼。他所獲得的,都將是飛黃騰達的助力。
所以他針對林海。
堅決的針對林海。
因為他篤定著,哪怕就是以此高調的表達個姿態,他也必將戴上一頂為捍衛那個至高之地的王座尊嚴戰鬥的衛道士高帽!
然而當巴斯勳章出現在全場之後,他發現錯了。
他身邊的軍官們發現大錯特錯了!
皇家巴斯勳章。
——“為英勇行為而頒發!”
這句激光雕篆的銘文有如咒語一般,述說了一個不可逆轉的真相。
“誰”為他頒發。
“誰”因為他的英勇行為而頒發?
是“誰”認可了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