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農門小福妻!
現代的冬至每年都不一樣,但大楚的冬至從古至今都是十一月初九。九是極數,大楚人特彆喜歡,對它愛得深沉。
初八那,三爺爺跟三奶奶,以及戚家所有人都住在酒樓裡,準備著第二開張。
初九,色還黑著,幾家人就起來了。
崔氏跟顧錦繡是昨晚就把今要穿的新衣服拿了出來,大家一起床就能穿。
顧大山今沒有去作坊,昨已經托了木通,木通會幫著豆腐作坊跟香料作坊出貨。
他起來後,去看了後院草棚的騾子,給騾子喂了新鮮草料後,去了廚房,幫著崔氏做早飯。
見水缸裡的水凍得慌,又對崔氏道“冬洗碗洗材用溫水吧,咱家如今不缺買柴火的錢,存了好幾屋乾柴了,燒不完的。”
又道“魚不是做了那什麼護手的東西嗎,你擦擦,彆凍壞了手。”
在老家的時候,崔氏每年冬春都要洗一大堆衣服,每當這兩個季節,她的手就被凍得紅腫裂開,冒著血珠子,看著可疼了,他不想讓崔氏再過那樣的日子。
崔氏笑道“燒著溫水呢,不用溫水,魚又得罵我。”
顧大山聽得笑了“那是你二閨女心疼你。那丫頭就是這點不好,對人好還非得些重話。”
他把加熱的豆漿倒了一碗給崔氏,接過她舀水的葫蘆瓢“我來吧,你先吃點東西,昨晚睡覺的時候你肚子就在叫,讓你起來吃東西你又不吃。”
他舀了一桶水,倒進鍋裡後,又揭起另一口鍋的鍋蓋,用大木勺舀了幾個雞蛋出來,放在冷水裡,剝了給崔氏吃。
今要趕著去酒樓幫忙,家裡的早飯做得簡單,就是煮雞蛋跟昨晚剩下的豆渣餅,外加豆漿。
崔氏正吃著,穿得圓滾滾的程哥兒就跑來了,抱怨道“娘,衣服好重,不要穿這麼多。”
可大哥不許他脫掉,冷,脫了會著涼。
崔氏摸了摸他的背,沒有摸到汗後,道“剛剛好,不能脫,會生病的。”
程哥兒沒辦法,隻能穿著厚重的棉襖回了堂屋。
顧錦裡還笑話他“圓球。”
程哥兒生氣了,哼唧一聲,又跑去廚房找自家爹娘。
顧錦繡見晾“你又欺負程哥兒,他近來大了,知道美醜了,不樂意聽你笑話他。”
顧錦裡卻道“趁著他還得使勁逗弄,不然等他再長幾歲就不好玩了。”
顧錦繡聽得無奈了,隻能去刷牙洗漱。
一家饒動作都很快,刷牙洗臉後就吃早飯,吃完早飯才開始亮起來。
顧大山招呼著顧錦安他們“趕緊上車,酒樓魚也是有份的,咱們得早點去。”
一家子人,外加璃姐兒、朱茶花、吉、以及羅慧娘,全都上了車。
顧大山駕車,顧錦安跟著他坐在前車板子上,車廂裡坐著崔氏等一乾女眷,駕車離開。
剛出院門的矮坡就看見孤興挑著一擔子水往家裡走去,顧大山停下騾車,對他道“興哥兒,回去告訴你爹跟二叔,我先把你大山嬸他們送去鎮上,一個時辰後再回來接你們。”
孤興聽了笑道“不用這麼麻煩,您去接嚴奶奶一家跟秦老就成,我們家沒老人,可以走著去。”
又對顧錦安道“安哥兒,借你的三本書我看完了,改拿來還你,有些沒看懂,到時候你跟我。”
自打顧玉梅死後,顧大富病了兩回,身體大不如前,老態了許多,孤興因此懂事了不少,會幫著家裡乾活了,對人也不再甩臉子,知道給個笑臉了。
顧錦安道“成,到時候我跟你好好,要是我也不知道的,咱們就一起去請教尚叔,或者夏先生。”
孤興聽罷,很是高興,以前他暗示過幾回,想讓安哥兒帶他去見尚秀才,可安哥兒都沒鬆口,如今卻是主動了。
“成,你們先去吧,我們家忙完早上的活計就去。”孤興讓到一邊,讓顧大山駕著騾車過去。
騾車奔馳大半個時辰,終於來到鎮上的延福樓,崔氏帶著幾個孩子下車,把顧錦繡送去跟戚康樂作伴後,自己帶著顧錦裡去找顧大丫幫忙,還叮囑著顧錦裡“今人多,你不要亂跑,想去做啥先跟娘一聲。”
“嗯嗯。”顧錦裡知道崔氏擔心她,點頭應著。
顧大丫正在廚房忙活著,看見她們來了,高心道“嫂子,魚,你們咋這麼早就來了,可吃了早飯?”
崔氏道“吃過了,有啥要幫忙的,你跟我們吧。”
“巧了,廚房做了幾盆炸食,讓魚來嘗嘗味道,再去看看切好的配菜,可有什麼相衝的?”顧大丫以前是做廚娘的,知道有些食物會相衝,但顧錦裡知道的更多,是寫了幾張食物相衝相磕單子給她。
顧大丫很重視,是讓專門切配材兩個夥計把單子背下,但她還是不太放心,得顧錦裡看過了她心裡才能安穩。
顧錦裡去了大廚房旁邊的配菜屋看了,裡麵的兩個夥計,外加兩個做雜活的婦人正在忙活著。
這四個人,包括跑堂的四個二都是大豐村的人,但姓氏不同。
後廚切配材夥計跟做雜活的一個婦人是陸家人,正是陸水娃的爹娘。
陸水娃兄妹被萬禮方綁了之後,陸水娃的爹就不敢再去外地打零工,後來顧大丫看他為人還算正,就把他們夫妻請來乾活,月錢是八百文跟五百文,加起來一兩多一個月,不錯了。
跑堂的四個二裡,有兩個也是陸家的,一個是陸根生的孫子,一個是陸賀福的兒子,其他的都是何家人。
陸根生對此很是感激,特意帶了謝禮去戚家跟顧家道謝。
何家人對此很有意見,陸家人活該窮一輩子,顧家跟戚家不該幫他們。
然而,這是顧錦裡故意做的。隻有這樣,才能讓何家人、陸家人都有危機感,永遠不敢得罪他們幾家。要是何家或者陸家一方做大,對於他們這幾家外來戶來,都不是什麼好事。
她這一手一出,何村長果然很有危機感,近來氣雖冷,可他竟然增加了來村尾串門的次數,再冷都會去作坊找三爺爺話,刷個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