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和雜誌,被送到了周圍的庇護所。
庇護所有大有小,其中有七八人的小團隊,也有近百人的大組織。
當然,會有許多遺漏。
偏僻的角落裡,依然藏著許多幸存者。他們悄悄躲著,既不想碰到喪屍,也不想碰到彆的幸存者。能活一天是一天,並沒有彆的期待。
新文村在向外傳達善意。
無論是信件,還是雜誌,都在告訴彆人,新文村歡迎幸存者的奔赴。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孤立無援的時候,發出求救的信號。新文村救危扶困,義不容辭。
同時,也在不動聲色地展現實力。
他們的核心成員,北上又南下。
遭遇過屍潮,對戰過變異種。
營救了一批又一批的幸存者。
而雜誌裡的小故事,被這些庇護所的成員,翻了一遍又一遍。這不是簡單的小故事,因為故事內容離他們的現實生活,如此之近。許多場景,甚至是他們自己親臨過的。
這些故事,明明都是真實的。
卻又如此傳奇。
看的人熱淚盈眶,又血脈賁張。
從此,新文村,張文書,陸沉沉,靳霖……這些名詞,仿佛紅熱的烙鐵,烙在這許多幸存者的心裡,滋滋作響,留下的痕跡,再難抹去。
這就是趙世清想要的強心劑。
人先要有自救之心,才能真被拯救。
要給幸存者們一點信心。
無論是屍群,還是變異種,都並非不可戰勝。如果你不信,好,那新文村站出來,真刀真槍乾一場,做給你看,給所有庇護所打個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袋土豆,隻能解燃眉之急,治標不治本。
這本雜誌,才是真正的救亡之道。
其次,要搶占精神領袖的位置。
隻要對人類還抱有希望,那與喪屍的戰爭,就不可避免。這個過程,或許會很漫長。而在這漫長的過程中,需要聯合諸多庇護所,將最廣大的幸存者人群,擰成一股繩。
在聯合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紛爭。
不可能一帆風順。
新文村的發展,相對比較平穩迅速。
但未必是最快的。
更遠的地方,說不定還有更強大的庇護所,住著更多的幸存者,擁有更先進的武器。那麼,聯合的時候,以誰為主?
如果談不攏,是不是要發生衝突?
然後親者痛,仇者快,讓怪物占便宜?
趙世清要在這些庇護所的頭領們,反應過來之前,將精神領袖的位置搶下來。把張文書的形象,刻進幸存者的心裡。
頭領們或許各有私心,能抵禦這種精神侵蝕。
底下的幸存者們,則隻會熱情擁護。
末世降臨,過的好的人,隻是少數;命運悲苦,朝不保夕的,才是絕大多數。並非每個人都像末日文裡的主角,身負異能,攜帶係統,一言不合,就要屠戮彆人。大部分人都卑微如螻蟻,受儘了淩辱與迫害,麵對世道的動蕩,完全沒有抵抗之力。
大家需要一個救世主。
那趙世清就給大家一個。
提前在大家腦海裡,埋下一顆種子,設置好“天下共主”的形象。
真到了那天,各路庇護所聚集,推選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