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沒人住,這屋子都破敗了。”
張文書和趙世清等人,在鎮政府的院子裡,緩步走著。
靳霖看了一圈,笑著說道“是得好好收拾一下。”
周遭都是忙碌的人,進進出出,十分熱鬨。
秦姐最是勞累,指揮著各路人馬,修繕房屋,替換桌椅,打掃衛生,貼掛門頭……瑣事繁多,無窮無儘。
好在她是個厲害的,做事向來有條理。
這段時間又一直握著後勤的權力,處理習慣了,總歸比彆人有經驗。她行事又素來公允,很得人心。指揮起來,大家都願意聽從。
見幾人走的近了,歡喜地迎了過來。
臉蛋紅撲撲的,笑道“你們的辦公的地方,已經收拾好了,下午就可以用了。”
趙世清笑道“辛苦大管家了。”
秦姐聽他取笑,也不在意,樂嗬嗬的。
伸手取出保溫杯,用杯蓋倒了一小杯,遞給張文書,說道“泡的枸杞,你喝一點,暖和暖和。”
張文書說道“我不缺水,你自己喝,我又不是小孩子,渴了會找水喝的。”
秦姐嘻嘻一笑,還是堅持讓他喝。
張文書無奈,飲了一小杯。
他的自由越來越少了。
吃喝拉撒,都是後勤準備的。
似乎是徐真留下的傳統,秦姐身上常帶著茶水,口袋裡還裝著零食。因為知道張文書愛喝茶,還喜歡時不時吃點花生什麼的。
“哥,哥,看看這牌匾咋樣。”
忽聽得身後傳來聲響。
眾人轉頭,陸永強領著人,抬牌匾走來。
“抗戰革命根據地”
“複興軍臨時政府”
“新文鎮人民政府”
張文書看了兩眼,點點頭,說了聲行。
陸永強便歡歡喜喜,安排人去掛了。
這其實不是張文書的主意。
當然,他挺喜歡,就像當初他提出生產隊這個稱呼一樣,風格是一脈相承的。
主要還是趙世清在操作。
名字是他給的,字是宣傳組寫的,牌匾是維修組製作的。
與彆的庇護所比較起來,張文書領導的組織,顯得很傳統。
各處的庇護所,有叫某某城邦的,有叫某某部落的,還有叫某某俱樂部的。很花哨,很酷炫,張文書這邊從生產隊,到新文村,再到臨時政府……相對而言,就比較樸實無華,甚至有點土了。
沒辦法,他向來不是什麼時髦的人。
這也是趙世清堅持的。
包括搬進鎮政府辦公。
就實際情況而言,其實不太需要,畢竟人不多,有個稍微寬敞些的地方就行。可以選個商鋪,大家待在同一個房間裡,溝通起來也方便。
但趙世清堅持要來。
一定要大家在這顯眼的地方辦公。
他的思路是一以貫之的。
就像發行《末世生存指南》雜誌一樣,激勵幸存者,增強大家的信心,然後順便將張文書推上“精神領袖”的位置,哪怕有一天彆的庇護所發展壯大起來,想聯合眾庇護所,也得請張文書出馬。
入駐鎮政府,並且還用那麼傳統,那麼土的名字。
就是為了一件事,正統。
舊政府消亡,想重新聚集,已經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