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今日李柷又聽了各方麵的彙報,稍稍鬆了口氣,如今一切方向發展在預料之中,終於有點兒家底應對危機了。
剛想著,突然一聲急報劃破議政殿的清靜。
徐溫和嚴可求猛地起,李柷皺眉看著傳信兵暢通無阻進入殿外。
“進來”,
傳信兵遞上急報。
李柷看完臉色陰沉下來,徐溫和嚴可求見狀接過來一看。
“李思安帶兵攻打光洲,光州城外百姓已經被擄掠向大梁地界,而光州刺史據守不出,這才讓李思安無可奈何退去”。
“來人,傳令,讓米誌誠把嶽州,光州,壽洲的百姓全部遷入內地,不給朱梁留補給。”
李柷說完,看向徐溫和嚴可求。
“原本朕還以為有時間先發展,如今李思安動手,很可能就是一個試探,兩位,有什麼想法”。
嚴可求想了想道,
“陛下,如今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李思安突然行動的目的,臣猜測,朱溫的三個兒子可能已經談妥”。
“徐愛卿有何看法?”
徐溫一直在皺眉,聽到李柷問他,回過神來道,
“陛下,臣雖然不知道李思安的企圖,但是想要繞過米誌誠,顯然是不可能,除非米誌誠那邊被什麼強製住了”。
李柷也是皺眉,
“如此的話,怎麼不見他傳信回來”,
李柷剛說完,又一封急報而來。
李柷趕緊打開看了看臉色在變,
“荊南出兵了,如今與嶽州對陣,既不進,也不退”。
這信是米誌誠寫來的,李柷說完又接著看。
“末將坐鎮嶽州,光州,壽洲心有餘而力不足,今推薦一人,乃是原淮南諸道行軍副都統,坐鎮光州。”
李柷看完後,思索,朱謹,自己好像有點兒印象,之前朱溫打不過黃巢餘孽,就是朱謹出的手,朱謹朱溫,兩人都是同鄉同姓,不過後麵朱溫恩將仇報,逼的朱謹丟城來了淮南。
再後麵,李柷就不知道了,畢竟當初還是看朱溫傳時瞬間看到朱謹的名字。
“你們誰對朱謹熟悉”?
李柷問道。
嚴可求擺了擺手,徐溫見狀道,
“此人經過吳地事變後退朝隱居,如今是家中大郎的兵法老師”,
李柷又道,
“徐愛卿肯定請此人,應該有過人之處吧?”
徐溫點了點頭。
“陛下猜的不錯,此人當初來淮南,被楊行密看重,曾經一人率軍擋住了朱溫手下大將龐師古。”
李柷聽後點了點頭,果然又是一個帥將,這種人,自己還是不要錯過的好。
“米誌誠建議讓朱謹去光州坐鎮,兩位愛卿覺得如何”?
嚴可求點了點頭道。
“可以,如今米誌誠那邊離不開,朱謹此人勇武善戰,剛好填補這個空缺”。
“好,朕當即下令,命令朱謹為光,壽兩州防禦使,立刻赴任,徐愛卿,這事麻煩你跑一趟了”。
徐溫神色正了正。
“分內之事”。
徐溫走後,嚴可求又道,
“陛下,如今我們的商部才小有成效,北邊若是真有戰事,鐵定是供應不起的,看看常州的事情能不能快速解決,把丟棄的糧草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