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糙肉厚的他們,隻要沒能瞬間斃命,依靠腎上腺體的高效運作,受傷幾乎沒有對弑殺者的戰力造成任何影響。
他們瘋狂舞動著刀鐮,把眼前的機甲砍成碎片,甚至是硬生生掰開撕裂。
若非大量的虛空戰機,憑借著高速突進的特點,還能在遠處為駕馭機甲的戰友們,火力支援。
機甲部隊在與弑殺者纏鬥時,幾乎就是一邊倒的單方麵屠殺。
隨著蜥蜴人的攔截部隊,紛紛陷入混戰,整個外圍防線的壓製火力,一直都在持續降低。
越來越多的弑殺者,陸續突破了交火帶加入戰場。
旗艦內身為艦隊指揮官的巴迪,緊盯著三維星圖投影,臉色愈發沉凝。
投影中代表著己方攔截部隊的綠色光點,每分每秒都在大片大片的變暗消失。
標注出的實時數據,更是在不斷跳動中,呈現斷崖式的下跌趨勢。
機甲和戰機構築的防線,就如一圈被不斷溶解的,急劇的向內收縮著。
而代表著蟲群單位的紅色光點數量,卻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變得愈發密集,也愈發明亮。
看上去蟲群就如同湧動的猩紅色浪潮。
巴迪知道投影中的光點變亮,意味著這些虛空生物的生命體征,在戰鬥中出現了大幅度的能級提升。
這是在短時間裡,瘋狂榨取生命本源,以此提升身體機能與戰力的行為,完全就是不要命的做法。
即便後方的艦群,仍在持續不斷的傾瀉著火力。
可那猩紅浪潮每每被大量火力覆蓋,出現缺口時,瞬間就會再度被周圍的其他蟲族單位填充彌複。
“攔截部隊依序後撤,以護衛艦和驅逐艦為節點,重新構築防線。”
眼見戰局愈發不利,巴迪不得不下令對陣型進行調整。
艦隊搭載的機甲和戰機,僅有一千多萬,麵對已暴漲到近二十億的蟲群,本就處在絕對的數量劣勢。
哪怕此時的戰損比高達十倍以上,他也根本耗不起。
況且巴迪心裡也清楚,隨著戰機與機甲的快速傷亡,攔截部隊的數量急劇下降,對方遲早會突進到護衛艦和驅逐艦組成的防線。
現在收縮防線,減小防禦麵,還能儘可能維持住火力壓製的強度。
而以靈活的護衛艦為掩護,攔截部隊還可以避免蟲群的正麵衝擊,大幅度減少傷亡。
即便是噸位最小的護衛艦,厚重的艦體裝甲加上防禦力場,也可以有效擋住雷霆飛龍的雷閃攻擊。
就算蟲群突入防禦陣列,戰機與機甲也可以發揮高機動性,在戰艦間與敵遊鬥。
強自壓下心中不安,巴迪選擇了自認為最合適的戰術。
可沒過多久,整支艦隊便為他的錯誤決策,付出了慘重代價。
蜂擁而來的弑殺者,本是追擊著後撤的機甲部隊。
可在抵近護衛艦與驅逐艦編隊後,他們卻是迅速轉移了目標。
在意識網絡當中,腦蟲的一個簡單命令,就讓他們瞬間放棄了,一直追逐的小型敵方單位。
無數弑殺者迅速改變移動路徑,不再理會戰機與機甲,反而直接衝向距離最近的戰艦。
密密麻麻的弑殺者,硬頂著戰艦副炮的轟擊,將長度隻有兩百多米的護衛艦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