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承十六年春,你的大伯身體出現了問題。】
【雖說你也儘著一絲孝道,前去探望,但內心卻也沒有多少感觸。】
【因為你們十幾年未見,感情並不是很深。】
【讓你沒想到的是,你的父親似乎跟他的關係不錯,幾乎每次下了早朝後都會私下裡探望。】
【你對此有些不太理解,因為你的大伯當初是太子,而你的父親當初隻是一位快要就藩的藩王。】
【雖然你出生的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你也能預料到,當初你父親與你大伯肯定經過一番殊死爭鬥!】
【你想不通,為什麼他們的關係會那麼好!】
看著模擬器裡老大躺在了病床之上,朱棣內心的傷感少了許多。
因為這一次模擬器中的老大已經比第一次模擬時,多活了十幾年。
這已經足夠了,再多活兩年就能超過他的壽命了。
至於朱瞻坷對老大這個大伯沒有什麼感情,他也十分的能夠理解。
畢竟老大一家為了避嫌就藩了十幾年!
這麼多年沒見,什麼感情也會發生變化的。
而對朱瞻坷疑惑老四和老大有那麼好的感情,朱棣卻感慨萬分。
“因為你爹一直都是一個重情的人啊!”
倘若不是如此的話。
他雖然最終也會把老四立為太子,可內心卻不會多歡喜。
因為他希望兒孫都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
這或許是當初靖難之時留下來的後遺症吧!
【永承十七年冬,你的大伯終究沒有熬過這個冬天,在你父親的手中麵帶笑容的離開了人世。】
【你的堂哥朱瞻基成為了第二任瑉王,你的父親似乎有什麼重任要交給他!】
【你心中有些微詞,明明你才是他的兒子,更是未來大明的繼承人,他為何要把重任交給其他人。】
【不過你卻不願意表露出來內心的想法,甚至還拋棄了你最看重的太子身份,以弟弟向他自稱。】
【因為你知道,隻有這樣你的父親才會更加的高興。】
【你的做法果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甚至你的父親還經常在公開場合上說你是他最優秀的繼承人。】
【你內心歡喜不已,覺得這麼做會對你的未來有幫助。】
【於是你在麵對你二叔三叔還有其他堂哥堂弟時,也拋掉了太子的身份,隻老朱家輩分來自稱。】
【永承十八年,你的二兒子出生了,但他並不是你正妻所生,因此並沒有太過於在意。】
【永承十九年,你的二弟也要大婚了,你作為大哥也是如今的太子,親自幫他操勞大婚的事情。】
【這上朝堂上下無不稱讚有加,你二弟也時不時在外人麵前稱呼你為好大哥。】
看著模擬裡老大去世麵帶微笑去世的場景,朱棣欣慰的點了點頭。..
“老大這孩子是帶著高興離開的!”
可當他看到老四要交代重任給朱瞻基時,朱瞻坷卻心中不喜後,眉頭又皺了起來。
他並不是對老四的作法感到不喜。
畢竟老四是皇帝,他對親人不錯,是讓他最滿意的!
他是不太喜歡朱瞻坷內心的想法。
在模擬器中的這個時間點裡,朱瞻坷的位置非常穩固,根本沒必要產生什麼嫉妒。
他這麼做,除了會顯得自己肚量小之外,根本沒有什麼好處。
不過很看著模擬器朱瞻坷知道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藏起來後,他又點了點頭。
“還行,老四那麼多年的教導總得沒有白費功夫!”
尤其是看到後麵,朱瞻坷也開始對親人友善,甚至不辭辛苦親自為自己的二弟操勞婚事。
這讓他心中更加的滿意了!
【永承二十年,你的父親突然在朝中宣布取消勞役製度,你對此有些不太理解。】
【倘若天下都取消了勞役製度,那麼日後城牆長城河道,等等一切設施該交由何人修繕。】
【你原本以為你那英明神武的父親這一次的改革會失敗。】
【但讓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勞役製度僅僅取消了十三省,當年的稅收就暴增了不少。】
【永承二十一年,你二弟的孩子出生了。】
【你仍舊維護著你好大哥的形象,不僅把事情辦的很風光,還不辭辛苦的上下幫忙。】
【永承二十二年,你的三弟也大婚了。】
【你仍舊如同你二弟大婚時一樣,幫著他上下操勞。】
【一時間,朝堂和民間都流傳著你這位太子仁慈和善的好名聲。】
“看來朱瞻坷這個孩子也聰明啊!”
看著模擬中朱瞻坷上下操勞自己二弟三弟的事情,朱棣欣慰的點了點頭。
不爭不搶,甚至還幫著自己的弟弟操勞。
即便是假的,也體現出了一位太子該有的肚量和心胸。
隻是他也有些可惜。
這麼一位合格的繼承人,日後卻距離皇帝之位那麼遠。
足足幾十年啊!
甚至最後絕望的造反,還失敗了!
【永承二十四年,你的堂哥朱瞻基也正是接下了你父親交代的任務,修繕天下馳道。】
【你對這麼一個可以獲取名聲的事情交給他人而感到可惜。】
【但如今事已至此,你根本不可能從你堂哥手中搶到這個任務。】
【永承二十五年,這是讓你最為欣喜的一年,你的父親竟然決定要搬遷都城,準備把修建任務交給你。】
【你對此欣喜若狂,當初你的父親就是因為修建完新京城才最終被你爺爺立為了太子。】
【你覺得你的父親或許是在向天下重申,你是最合格的繼承人,所以才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你。】
【永承二十五年冬,你在你母親淚眼婆娑中離開了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京城,前往已經被命名為中京的原帖木兒舊地。】
“中京終於要建立了!”
朱棣的心中一喜,通過模擬器畫麵裡的地圖,終於找到了中京所在的地方。
隻是看了好一會之後,他還是有些不太理解。
因為這直接搬出了大明現有的國土。
雖然有利於大明未來對天下的統治,可如此大的動作還是讓他十分不理解。
不過很快,朱棣就不再想了。
畢竟數十年後的老四比他要清楚京城應該放在什麼位置上。
或許這也是他經過深思熟慮的吧!
【永承二十六年冬,你曆時一年之久,終於來到了被當地人命名為裡海的東側數百裡之處。】
【這裡是一處高原,雖然視野開闊,可是卻無險可守。】
【一旦大明發生了動亂,這裡或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