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位麵。
“法屬印度支那……”
周易翻動平板電腦,上麵是一個專門研究法屬印度支那的教授發給他的資料,足足有三十多萬字,囊括了法屬印度支方方麵麵。
因為不知名河蟹的影響,他要跨過某些階段直接去中南半島搞事了。
而現在中南半島很大一部分區域屬於法屬印度支那,要去中南半島搞事,主要敵人不是那邊的土著,而是法蘭西。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周易就聯係到了一個985大學的曆史教授,請他幫忙整理一份法屬印度支那詳細的資料。
當然,是花錢的。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僅僅依靠這些資料和刻舟求劍差不多。
所以在民國位麵,周易也很早就命人去收集法屬印度支那的相關情報,互相印證結合。
法蘭西在中南半島實行的殖民政策是殖民地總督製度。
總督在印度中南半島的統治有著絕對的權力,是半島聯邦的行政首領也是半島軍事力量的最高指揮。他可以決定殖民地的財政、管理官員、負責內政和外防、調動所有兵力。
總督是法蘭西政府權力的象征,當時成立的半島本地人參與的中南半島聯邦議會,但這些本地人沒有任何權力。
可以說總督在法屬印度支那就和皇帝沒什麼區彆。
這個所謂的聯邦包括五個區域,但隻有安南是由法蘭西直接管理,時稱東京的區域是半保護領,其他區域被稱為保護領。
清末民初這個時間段,為了鎮壓印度中南半島的反抗,法蘭西軍隊駐紮在半島各個地區駐軍大約有三萬人,而被其控製的殖民地軍隊超過了二十萬。
大部分步兵師駐紮安南和東京地區,這個東京時稱東京,而非彼東京,是後來安南的首府河內。
中南半島最重要的的區域便是紅河平原,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中南半島的精華,是中南半島首屈一指的平原地區。
而後來的首府河內就位於紅河三角洲,相當於安南的長三角,珠三角,生活著兩千多萬人口。
周易踏入中南半島的第一步就是想拿紅河三角洲。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有兩個進攻方向。
一是從陸地上,經由桂省進入安南區域。
可現在不要說桂省,就算是粵省,周易的軍隊都無法自由通行,因為都不是他的地盤。
你跟人家說我手下幾千上萬的軍隊不是要打你們,而是借路,有誰會信?
就算能成功經由桂省進入安南,又一個問題來了,因為安南北部的地勢山地連綿廣布,山地廣大、山高坡陡、叢林密布、雜草覆蓋、穀深洞多、道路稀少、河流縱橫、高溫潮濕、雨多霧大、氣候惡劣。
總之一句話,行軍難度非常非常大。
二是直接從海上進攻,紅河三角洲靠海,登陸之後就可以直接作戰。
但是海上登陸又有另一個問題了,周易手下沒有海軍,甚至連一艘船都沒有,就算有船,他也需要麵對岸防炮。
二戰以前,隻要艦隊指揮官腦子沒有進水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去碰具有完備工事體係岸防炮的,周易腦子自然也是沒有問題,繞道走是最好的選擇,隻有在避無可避的情況下才會選擇硬上,而且還要準備承受巨大的損失。
就清廷這麼拉跨的水平,在大沽口的岸防炮都吊打了英法的艦隊,當時僧格林沁指揮清軍用岸防炮擊沉了英艦四艘,重傷六艘,俘虜兩艘打死打傷數百人,英軍的旗艦都快被打沉了,司令重傷。
後來聯軍增兵,從另一側的北塘登陸攻陷了塘沽之後,然後水陸協同進攻大沽北岸的炮台,炮台才會失守。
這是清廷麵對列強的戰爭中為數不多的亮點。
以清廷那種水平的岸防炮都能有如此威懾力,而紅河三角洲的岸防炮要塞是法蘭西建立的,絕對比清廷的岸防炮強不止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