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中,眾臣已經從震驚轉為沉默。
而朱由檢背手踱步許久後,也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
雖然自己經過一年的努力,肅清朝堂,把朝廷運轉拉回了正軌,但是在東南地區朝廷還是無力掌控,更彆說對外了。
單說倭寇,從嘉靖年間,倭亂就一直在東南沿海地區時隱時現。
這次更是滅了一個千戶所,不是敵人太強,而是大明延續兩百多年的衛所徹底爛了。
自己看過嘉靖年間的卷宗,一夥數百人的倭寇,從紹興登岸,一路燒殺搶掠,經曆八十多天,亂及南直隸,殺害數千官兵,甚至一度逼至南京城下。
最終南京派出大軍,經過幾天幾夜圍剿,才把這數百人乾掉。
南京作為大明的陪都,周邊有十餘萬衛所兵,數百倭寇就搞成這樣,可見大明的糜爛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大明的衛隻會更爛,被倭寇強占縣城也算不得什麼稀奇事了。
“陛下,臣覺得寧波的倭寇有些可疑。”孫承宗低聲繼續道“當年戚繼光和俞大鞧帶著戚家軍從山東打到廣東,曆經數年時間,幾乎將倭寇斬儘殺絕;
此後雖然有倭寇襲擾沿海,但也是少量,從未有這次這般規模。
而且這麼多倭寇總是要有窩點,寧波那邊事先竟然沒有任何消息,這很奇怪!”
“也有可能是沿海地區的商人或漁民打著倭寇的名號搶劫,當年汪直的手下與倭寇私通,還將不少倭寇帶回內地,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朱由檢聽著孫承宗和袁可立的分析,心中已經完全明了,這次倭寇八成和東南士紳脫不了乾係,說不定背後還有建奴的影子!
“傳旨盧象升,他的天雄軍訓練將近一年了,此次剿滅倭寇就讓他去吧。
告訴盧象升,天雄軍隻負責陸戰,一旦倭寇逃入海域,就不是他們的職責了。
另外傳旨給魏國公徐弘基,讓他調南京新江口水師,結合寧波衛,台州衛,紹興衛戰船,擊沉倭寇所有戰船,所有倭寇必須全部斬殺!頭顱懸掛在沿海港口!”
“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彙報。”黃立極在一旁臉色有些難看的回話。
“黃愛卿有話但說。”
黃立極摸出一本信箋“陛下,漕運總督楊一鵬給臣送來密信,運河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堵塞,他請示召集漕兵、漕民重新梳理河道。”
朱由檢聞言後,雙眼頓時閃過一抹精光。
“運河堵塞?朕記得天啟四年的時候,魏忠賢不是給崔文升,郭尚友撥發銀錢疏通過運河嗎?這才幾年?”
黃立極聽著皇帝的話,趕忙回話道“陛下,楊一鵬剛上任漕運總督一職,他接手後,就已經發現運河出了問題,連上數道奏折都沒有回應,這才遣人給臣送來密信。”
朱由檢得知後,心中再次一驚“大伴,傳通政司,找找沒有沒楊一鵬的奏折。”
王承恩領命後,帶著幾個小太監快速去了通政司的文牘庫,沒多久便返回。
“皇爺,奴婢查過了,楊一鵬大人年初上任至今,通政司沒有任何他的奏折。”
“哈哈哈!好!好啊!現在都已經開始攔截朝廷眾臣的奏折了!當真是膽大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