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軍大營中,當一眾建奴主要人物被錦衣衛押下去後,朱由檢目光落在袁崇煥身上。
“袁愛卿,戰場上的屍體要多久可以處理完?”
“回陛下,臣剛剛已經命剩下的各部全力收攏屍體,日夜不停,也需要三四日的時間。”
“三四天嗎?”
朱由檢手指在桌案上敲打著,片刻後道“戰功的核算呢?”
“陛下,此戰采用的是斬首製和戰功製結合的方式,軍功的核定都需要隨軍的紀功官核驗,逐級上報,這是一個較為繁瑣的過程,等所有軍功收攏上來後,需要在各部公式三日,最後修訂呈送兵部。”
“嗯,那朕就再次等六天,六天後,大軍班師回朝;
大伴,給袁可立,孫承宗傳令,命他二人從戶部調來三百萬白銀送至平穀,務必六天內送到!”
“奴婢這就去辦。”
在朱由檢決定帶兵出平穀城來前方戰場之前,他就已經找了一個孫承宗無法拒絕的理由,忽悠其回京了。
不然若是孫承宗還在平穀待著,他這個皇帝可壓根來不到將軍石戰場。
“好了,都先去忙公事,救治受傷的將士,核對軍功必須放在第一位,朕在此親自盯著,發下告示,通傳全軍,膽敢欺瞞、侵占軍功者,可來淨軍大營擂鼓,朕親自為將士做主!”
“李若璉,駱思恭,錦衣衛和暗衛,一明一暗聯合盯著,給普通士兵舉報的渠道,一旦證實弄虛作假,直接拉出去砍了,同時收回朝廷給其家中賜下的所有財物。”
堂中諸將聞言後,臉色一肅,行禮後緩緩退走。
而朱由檢則支著下巴,陷入沉思中。
這次參戰的軍隊大多是他砸下重金重新募集的新軍,國內的衛所兵他沒有動用一個,根據暗衛這些年的調查,整個大明的衛所幾乎糜爛九成九,全國隻有極少數的衛所指揮官在自己的營區中抹兵厲馬,其餘的要麼淪為當地官紳權貴的私兵,要麼全是老弱病殘,不堪一用。
其實衛所製在設立的初時,對大明朝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軍田供養士兵,衛所中的軍戶和平時可為農戶,戰時可召為士兵。
但大明經過兩百餘年的時間,衛所中的軍田大多被全國的商人,士紳,官宦家族等分剮,留下的軍田十不存一,隻有那些沒有門路的軍戶被衛所製牢牢限製,苦苦掙紮。
還有軍功,就說此戰,自己投入兵力近五十萬,活下來的士兵若是按照斬首製和戰功製來算,很難去界定誰斬殺了多少人。
很簡單,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殺死一個敵人後,不可能直接把敵人的首級隨身攜帶,而且建奴的騎兵極為迅捷,隨軍的紀功官不可能在戰場上把每個殺敵的士兵都記住。
況且還有許多將士用自己的性命重創敵人後直接身死,後麵的人通過補刀殺死敵人,這樣來說,軍功就很難去測算。
當然,斬首製也有優勢,把首級擺出來後,軍功一目了然。
但這種製度在戰場上容易形成為了搶奪首級發生混亂,小團隊之間爭搶還好說,若是大團隊之間爭搶,很容易出現傷亡。
而且許多士兵明明自己殺敵了,但是沒有得到首級,無法證明自己的軍功,這就容易打消士兵的積極性。
在大戰開始前,朱由檢就給全軍下令,不許在戰場上割首級,否則一律軍法從事。
一是為了防止幾十萬大軍爭功,二是因為全軍各部都來自不同的地區,一旦發生內訌,反而給建奴可乘之機。
戰功製則是彌補了斬首製的空缺,以表現論功,人人都可以分到功勞,但是這容易出現虛報、誇大等現象。
大兵團作戰,戰功準確度彆說現在,就是在後世,也沒辦法徹底解決。
準確度不好解決,但是獎勵可以參考後世的辦法。
剛好還能趁此機會把自己手上的軍隊進行一個改革。
想到這,朱由檢擺手命人拿來紙筆,書寫起來。
大明軍銜製,五等十二級,大明軍餉製以及軍功章製···
一連三日,朱由檢除了處理些必要的事務外,幾乎都呆在大營中,慢慢的建立起一個關於軍隊建設,各種製度和軍功等框架搭建起來。
在穿越前,他曾當過兩年義務兵,雖然對後世的軍隊體係沒有全部記住,但是大概的框架還是有印象的。
隻要弄出框架,大明這個多文臣武將,完善起來,也不會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