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1月1日,冬天。
一封由國府作戰廳發出的郵件,由重慶發往全國各地,一場席卷全國的冬季攻勢全麵展開。
而這場冬季攻勢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百師大戰。
在1938年的時候,因為汪精衛反叛的原因,全國各地都彌漫著一種極為壓抑的氛圍。
再加上武漢丟失,南昌丟失,這種壓抑的氛圍已經到了極致。
雖然說長沙會戰之中,我們守住的長沙,但是這也不足以提振全國人民的士氣。
因此,在蟄伏了一年,整訓了一年之後,國府方麵開始來一波大的,來一次戰略性反攻。
這次反攻直接動員的總兵力高達192個師,計劃參戰的有132個師,而最終對日軍發起進攻的作戰兵力約71個師,總計55萬餘人。
因為這場戰爭大部分時間發生在冬天,因此史稱“冬季攻勢”,又稱百師大戰。
這時的國府方麵有280餘萬人的部隊,他們分屬十個戰區。
其中,又劃分主戰區和輔攻區。
力求參與這次反攻的國軍各部,都應以最大的限度將日軍撕開來,然後在各部隊之間相互緊密的配合下,於各自的戰區內對日軍予以殲滅。
首先,第一戰區各部攻入開封、沁陽、商丘等地,牽製住河南地區的日軍主力。
第二戰區雖然收複了山西、河北的部分國土,但因為日軍的提前行動,沒有達到戰役開始前,預定的截斷正太、同蒲兩條鐵路要道,並殲滅晉南三角地帶的日軍的目標。
而第三戰區,該區的主攻部隊隻和日軍激戰了三天三夜就退回原防區,隻是短暫地切斷了長江水運,沒有真正完成占領沿江的堅固陣地,以輕重火力及水雷布防來封鎖長江的戰略目標。
第四戰區雖然是輔攻,但在桂南會戰中功績卓越。
他們不僅參與奪占昆侖關,將日軍牢牢牽製在廣西外,還殲滅了日軍第5師團的第21旅團5000餘人,擊斃了日軍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這一點非常振奮士氣。
第五戰區是冬季攻勢中主攻戰區的絕對強者,這一戰區的國軍將士打得非常頑強,不僅從日寇手中奪回了王家嶺、汪家河等堅固據點,而且是持續的進攻再進攻。
岡村寧次表示,很難受。
而第八戰區作為輔攻戰區,該戰區完成了戰前的作戰任務。
其中該戰區的傅作義部攻擊勢猛,不僅收複了包頭、五原、臨河等失地,還擊斃日軍水川伊夫中將和兩名大佐,殲滅日軍4600餘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水川伊夫中將是國民黨軍隊擊斃的第一個日軍中將。
正因為如此,第八戰區的勝利對日軍的打擊是十分沉重的。
當然,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日軍名將之花阿部閨秀中將也隕落了,突出一個雙宿雙飛。
而第九戰區,作為主攻戰區的另一強者,雖然在局部戰役中並不理想,如大沙坪之戰。
但是他們對於整個戰區而言,能夠和參與了武漢會戰的日軍第11軍死磕,在持續地進攻再進攻的策略下,從日軍手中奪回了崇陽、靖安等失地,並對日軍第11軍第6師團給以重創。
單單是這一點,第九戰區就值得尊重和肯定。
毫無疑問,這場戰役的影響是巨大的。
麵對之前一退再退的國軍,以及已經在事實上造成分裂的國民政府,日軍方麵有著絕對的心理優越感,從而使他們一度認為龍國的滅亡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