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爆炒豬下水的虞父和虞爺爺一人一邊的坐在太師椅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虞江給兩人一人端了一杯水,便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織起了毛衣,這還是前兩天虞母看她在家閒的發黴才教她的。
“爸,我今天去城裡接到消息,過些日子我們村又要來幾個知青。”
曾經的大隊長虞爺爺“怎麼又來了?這幾年下鄉的知青還不夠多?怎麼又……”
虞父打斷了虞爺爺的話“爸,這話可不能說!
這些年國家提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建設鄉村,咱可要朝組織思想看齊。”
“哎,我知道,我也隻是在家說說……
你什麼眼神,怎麼?就你讀過大學,思想覺悟高?”
虞爺爺看著虞父的眼神,頓時覺得自己受到了鄙視。
“彆以為我不知道你也為知青那些事煩!”
可不是嗎?虞江這幾天就從虞奶奶那裡聽到了好些知青院的事。
那裡住的都是些城裡來的孩子,跟鄉下的孩子比,個個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
平時上工就夠他們累的了,回到知青院還得麵對六七個人的矛盾和爭吵,可真是一點都不輕鬆。
這不已經有好幾個女知青見回城無望直接就嫁了人。就連男知青,也有幾個娶了村裡的姑娘搬出知青院。
現在知青院雖然隻有三男四女,但是矛盾依舊不少,隔三差五虞父這個大隊長和負責管理知青院的小隊長就要往知青院跑。
現在又要來幾個知青,住不住得下另說,隻怕往後麻煩事隻多不少。
虞江倒是不在意有新知青要來的事,她注意到虞父說的話。
難道虞父去縣上真的是為了彙報村裡的事?
那整的這麼正式?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儀式感?
虞爺爺不等虞父發話,接著擔憂。“馬上就是秋收了,估摸著那些孩子們一來就得趕上秋收,地裡的活兒這麼重,也不知道他們撐得下來不?”
“是啊,明天我去找幾個小隊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給幾個新知青尋個輕鬆一點的工作。”
要說虞父這個大隊長當的,也不知道該不該讓人說儘責還是不儘責。
說他儘責吧,村裡的大事他都能很好處理,而且為人公正,更是會默默的給那些家庭困難的人一點幫助。
但是說他不儘責不是沒有依據。
雖然大事都是由虞父出麵解決,但是小事幾乎都被他分給了幾個小隊長。而且虞父還老往城裡跑,每個星期至少都要去城裡一次。
對外說是例行彙報,加上好幾次虞父都是被城裡工作人員送回來的,久而久之也沒人懷疑或是再說閒話。
見兩人話說的差不多了,虞江狀似無意的問虞父“爸,現在知青院都住了些什麼人,值得你這麼掛心?”
虞父隻以為女兒在關心他,而且知青院的事也不是什麼秘密,要不是女兒失憶,也不至於記不得。
於是虞父就簡單給虞江講述了知青院那些事。
“這些年我們村陸陸續續來了25個知青,其中有5個受不了鄉下的生活,找了關係回城,有7個女知青嫁到了我們村和隔壁村,也有4個男知青娶了村裡的姑娘搬出去住。哦,還有一對知青在鄉下結了婚索性就搬出去自己住了。所以現在知青院就剩下三男四女7個人。”
“現在知青院這幾個知青人品怎麼樣?能不能結交?”
虞江打著想結交朋友的借口,暗暗打聽這幾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