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袁世凱再度附在奕親王耳邊,但見奕親王點了點頭,袁世凱當即高聲道——
“形意拳尚雲祥,武德充沛,不戰而屈人之兵,獲得第一場勝利!”
“嘩嘩嘩嘩!”
奕親王一鼓掌,兩側的官員們跟著鼓掌,隨後場下的武林中人也紛紛鼓掌。
尚雲祥麵朝四方各禮一拳,便昂首挺胸的走下台。
“師傅!”
“嗯!你的功夫小有精進,但仍需砥礪前行。須知,練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是,師傅!”
看著繃著臉、端著架的李存義,郝天一眾人暗暗發笑,也不知道剛才是誰開懷的不行?
又一位武者登上了武台,四方一禮,抱拳道“梅花拳,趙興峰!”
郝天眼眸微微一亮,趙興峰雙臂垂膝,一看就知道是從小鍛煉手上功夫所至;其腳步輕起輕落,很符合梅花拳的特征。
梅花拳,顧名思義,就是以梅花樁為練功基礎的武學,強調氣、意、形、神,四者歸一。
此拳法始於明末,盛於今朝。
就在幾年前,梅花拳第十五代傳人趙三多,還帶著十幾萬梅花拳門人在山東和洋人對峙呢!
這個對峙的原因在後人看來很可笑,就是因為一個玉皇廟。
86年,法國傳教士指揮教民要推翻玉皇廟,建立教堂。
當地的最大的勢力梅花拳,其不是單純的傳播武術的,其能有十餘萬門人靠的還是信仰。
梅花拳講究氣意形神,這種說法就來自於道教,可以說梅花拳就是從道教功法中脫胎出來的。
而玉皇廟是道教信仰,不隻是梅花拳,白蓮教、羅教、齋教、道教這些遍及全國的大宗教的信仰都含有玉皇。
傳教士動的不是一家的信仰,動的是國內大半個宗教的信仰,大半個武林的信仰,豈能不遭到國人敵視?
這個對峙不是一兩年,而是對峙了九年之久。
本來清政府還希望通過梅花拳遏製洋人,可後來見梅花拳門人太多,唯恐動搖了自己的統治,遂對梅花拳展開了打壓!
當時以梅花拳門人為主,山東的不少教派勢力組建了一個社團,這個社團的名字就叫“義和拳”。
自清政府打壓義和拳後,梅花拳就從義和拳分離了出去。
但這隻是名義上的分離,兩者關係之密切,就是江湖人都分不清楚。
如果非要拿出個例子來,大體可以用郝天的“精忠武舍”跟“大刀會”的關係來比較。
如果郝天和劉士端兩人的位置換一換,那麼這個比喻就更貼切了!
“江湖散人,顧德昌,向趙兄討教了!”
兩人拳禮一讓,遂開始了比武。
江湖散人顧德昌招數繁雜,鐵砂掌、羅漢拳、譚腿交替使出,三種武術倒也被他融合的流暢自然。
此人代表了這個時代的武者特征,四方遊走、到處拜師,身兼數家之長。
太極門、八卦門、形意門,這些門派因為傳播較廣早已不是一家一派的武學。
它們跟少林寺類同,隻要肯交學費,那學藝的弟子都能學得一些精髓。
這種廣收徒的模式很有好處
一是可以宣傳自己門戶的武學,一旦傳播較廣,那就有了“正宗”之名。
二是可以從眾多徒弟中優中選優、擇出內門弟子,內門弟子會得到更全麵的指導、更精深的武學,出行江湖就代表了自家門派的顏麵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