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陽春三月,全國各地的武衛所也綻開了花朵,為各個城市增添了一種新的生氣。
在此期間,郝天一直緊緊盯著山東直隸地區的事態發展。
年前年後,還曾兩次以精忠武社的名義對全國發起了慈善救災活動,將募捐的錢財散入兩地災區。
饑荒沒有發生,但是卻暴露出了讓郝天心驚的問題
地方武衛所的完善,對城市來說好處立竿見影,市場交易頻繁,一派欣欣向榮,但這隻是表象。
實際上的情況是——
國外商品的湧入速度驟然加快,以天津為中心向周圍城市迅速蔓延。
以布匹為例,國外紡紗品泛濫,國內的傳統的手工業紛紛遭受重創。
以船隻為例,蒸汽機船取代了帆船的地位,河流兩岸靠拉纖為生的百姓失去了工作。
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國外資本在華建廠是免稅的,這就徹底壓製了大清靠工業崛起的可能!
看透本質後,郝天進京和光緒長談了一次。
原來這個問題早就在東南沿海暴露了,隻是軍隊連戰連敗,朝廷根本反抗不了列強的經濟掠奪!
和光緒麵談後,郝天又在精忠武社召開了一次長老會,會議的主體就是圍繞經濟問題。
回到軍部,郝天當天就寄出去了一百多封信,這些信皆發往了一個個沿海城市。
之後,每天從沿海寄到精忠武衛總部的信都有數十封。
到了五月份,全國各縣的武衛所發起了一次規模宏大的召集令。
這次召集令,其目的仍舊是為精忠武衛擴充兵員,武衛所不再局限於縣級,開始向農鎮開辟據點。
武衛培訓不再麵向幫派弟子,而是麵向地主豪紳組建的民團。
霎時間,農鎮成立武衛所的消息傳遍天下,地主豪紳為了攥住手中的權利更是爭相送禮。
地方武衛所來者不拒、照單全收,親赴地方農鎮為民團作軍事培訓。
培訓結束後,其中成績優異者保送縣城、省城進行實踐鍛煉,然後再調回原地擔任基礎軍官。
精忠武衛這次掀起的全國性運動,在人們的口中就不是隻有褒獎了——
南方多地報紙皆抨擊了其弊病,說其是新時代冗官冗員的措施,甚至將其說成是賣官鬻爵的不正之風。
朝堂之上,湖廣、兩江、兩廣、浙閩、川貴地區更是有多位提督、巡撫上書要求廢除農鎮武衛所。
不過,北地的官員有不同看法,稱讚這一舉措為朝廷培養了大批後補兵源,於國家興盛有利。
朝堂上圍繞這一問題,南北官員爭執不休。明眼人都看出來了——
南方諸省的軍閥派係樹大根深,已經有了割據之勢,精忠武衛的這一舉措直接動了它的根!
曾經的曾國藩,距離清朝的“宰相”隻差半步,但他寧願盤在湘地也不願意北上,這就很能說明問題。
如今的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閘居江南,朝廷的手根本伸不過去。
朝堂上的這次風波,持續了大半個月後漸漸消弭。原因有兩點——
其一、農鎮上的精忠武衛所已經落成,是地主豪紳搶著修建的,甚至一地有三個武衛所。
其二、精忠武衛就隻是單純地為民團培養軍事素養,沒有思想宣傳,沒有對農鎮的經濟作物染指,也沒有對地方亂象乾涉。
朝堂上的硝煙散去,不僅光緒鬆了一口氣,滿朝文武也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