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會試閱卷_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_思兔 

第34章 會試閱卷(1 / 2)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朝成名天下知!”

科舉考試,做為古代封建王朝萬千讀書人,出人頭地的唯一道路,

從隋朝實行以來,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演變,到明朝時已經趨於完善,

不僅建立了三級考試製度,三級學校製度,南北分榜,八股文等各種製度。

而且為了防止作弊,明朝的科舉製度,還製定了規矩繁多的,流程嚴密的閱卷製度。

會試作為大明朝僅次於殿試的考試,閱卷更加嚴格,以確保公平公正!

考試結束後,考生們將試卷上交後,

第一步,首先由收卷官將試卷封存在專用的箱子裡,由兩名臨時指定的錦衣衛全程監視和保護,運送至貢院的收卷所。

科舉考試的外簾官和錦衣衛百戶會坐鎮於此,監督考卷的前期處理工作。

第二步,考生的原卷又被稱為“墨卷”,收卷所會對這些“墨卷”進行篩選分類,

有明顯記號、墨點、火燒、水漬、撕裂的試卷,經監考官核實後,用藍筆抄寫,俗稱“登藍榜”。

登藍榜的試卷直接落選,考生三年的辛苦付諸東流。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篩選通過的試卷,由彌封所將考生的信息用厚紙彌封,這是科舉考試中的第一項防舞弊措施“糊名”。

經過彌封所的試卷,又會由譽錄所進行第二項防舞弊措施“譽錄”。

由專人用紅筆抄寫試卷,抄寫之後的試卷俗稱“朱卷”。抄寫過程中,試卷中的錯彆字也會照寫,不過會在頁頂將錯誤標注出來。

譽錄完畢,墨卷和朱卷都會被送到對讀所進行核查,保證兩個卷子的內容完全一致。

核查無誤後,墨卷和朱卷又會被送到掌卷所進行編號,以便閱卷工作完成後能按照朱卷的編號找到墨卷。

第四步,編號完成後,墨卷會留根封存,朱卷則由監督官將卷子分成兩捆。

為什麼要分成兩捆呢?因為明太祖朱元璋規定會試的同考官隻能有兩人,明朝的官員又喜歡堅守祖製,

所以明朝初年一百多人的考試是四人,現在四百多人的考試還是四人。

同考官身體雖苦,但也樂在其中!

因為一旦自己選中的試卷,能成功得到主考官的認可被取中,自己將會成為那取中之舉子的恩師,

如此自己也算在朝中有了根基。

監督官會將分好捆的試卷親自運送至戒慎堂,不能和外界接觸的內簾官則在此等候。

通常戒慎堂外會有道石橋,橋上會有軍士把守。

外簾官、內簾官都不能上橋,隻能由橋上的軍士轉運試卷。

內簾官接收的試卷都是朱卷,沒有任何的考生信息,幾乎沒有了舞弊的可能。

但世事無絕對,有門路的考生,答題可以刻意使用一些語氣詞,表明自己的身份。

不過這種舞弊方式的風險很高,因為明朝官員都屬於過來人,對科舉考試裡的套路門清。

明朝的科舉閱卷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去留在同考,高下在主考。

同考官將選中的“薦卷”交由副主考,沒被選中的考卷則叫“落卷”。

副主考覺的“薦卷”可以,會在考卷上寫一個“取”字。

有“取”字的試卷才有機會到主考官麵前,

如果主考官也覺的可以,會在試卷上寫“中”字。

同考官“薦卷”,副主考“取”卷,主考“中”卷,

整個閱卷過程中,錦衣衛人員全程監督,如有任何舞弊嫌疑,立即上報。

有“取”、“中”二字的卷子則代表中榜。

會試中榜者,叫貢士,

貢士可以繼續參加殿試,也可以去吏部報名候選,等待地方上空缺的職位,貢士至少能獲得正九品的官職。

但既然已經考中貢士,都是參加殿試,殿試是不把往下刷人,隻要殿試一過,就是進士。

而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員,



最新小说: 創世宇宙之神魂歸一 我用時空神通周遊萬界 隻要把妖魔都殺了,我就功力滔天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 無限神祗 我要打到毀滅村莊的龍 求生,開局小木屋,我能具現化 太初入凡塵 八零媳婦愛賺錢 在平行時空我成團寵又遇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