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八旗鐵騎,發現這支人數不多,且背水列陣的“孤軍”之後,立即集中全部兵力,向酉陽土司兵與石柱白杆兵發起了攻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麵對,八旗鐵騎的攻擊,酉陽土司兵與石柱白杆兵相互協助配合,先後打退八旗三次進攻。
據《明史記事本末》的記載,
“先敗白標兵(即白旗),又敗黃標兵(即黃旗),擊斬落馬者二三千人”,
而且還俘獲“參將一人、遊擊二人”。
雖然,酉陽土司兵與石柱白杆兵讓八旗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但是,麵對八旗兵的輪番進攻,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吃飯和休整,“諸軍饑疲不支”。
同時,叛將李永芳收買了被俘的明軍炮手,利用火炮對這兩支部隊進行轟擊。
在雙重打擊下,酉陽土司兵與石柱白杆兵再也無力支撐,
3800白杆兵死戰不退,“皆死之”。
而酉陽土司兵,則從兩個方向成功突圍,與3785戚家軍彙合後,
繼續在渾河南岸與八旗兵進行血戰。
但是,此時的八旗兵不僅在兵力上占據了絕對優勢,
而且由於收買了明軍炮手,在武器的質量上也接近甚至超越了來自浙江的戚家軍。
所以,當戚家軍“火器既儘”,雙方在進行了慘烈的肉搏戰之後,戚家軍也全軍覆沒。
鏖戰一日的酉陽土司兵,再次成功突圍,回到了遼陽城。
但是,還是有1000土司兵血染渾河。
之後,在遼陽保衛戰中,又有700土司兵捐軀。
5000酉陽土司兵,經過兩場大戰,折損1700餘人。
當然,八旗鐵騎也折損了近萬人。
酉陽土司兵在遼東經過多次血戰,雖然損失慘重,
但是還能在八旗兵的包圍中殺出重圍,
可見其戰鬥力之強。
而酉陽土司兵戰鬥力之所以如此之強,
主要原因,就是其經過長期征戰——與其他土司爭奪生存資源,多次聽從朝廷調遣,
方才鍛煉出一支殺伐驍勇,組織嚴密的軍隊。
根據土司采用的軍製,酉陽土司兵使用的是營、旗結合的兵製。
根據明朝軍製,大部分土司設立了“左、中、右、前、後”五營。
其中,中營由最為主要,通常由應襲長子統領,
其他四營,則由境內大姓或土司親屬統領。
營下設旗,旗是各土司寓兵於農的一種軍政合一的組織,
凡境內居民,均編入旗內。旗兵是平時生產,戰時出征,
“土司各分部落曰旗,旗各有長,管轄戶口,分隸於各州司而統轄於總司”。
每旗的人數不同,有的旗統轄上千人,有的則是數百人。
平時,這些旗眾“散處為民,以習耕鑿”。如果遇到戰爭則“調集為兵”,根據“十抽其一”的方式集結兵力。
當然,土司抽調之人,都是日常久經訓練之人。
有記載稱,在平時的訓練,主要側重三種訓練。
“盾矛訓練”,這種訓練以長兵器為主,以及銅、皮、藤三種盾牌的配合使用;
“搏擊訓練”,士兵則需要穿戴全套裝備,其中“盔重十六斤,襯以厚絮,如鬥大;甲重則數十斤,利箭不能入”,
在穿戴好這些裝備後,再進行武器和拳腳的對練;
“攀爬訓練”,由於土司大多集中在西南多山地區,
所以為了攻城拔寨必須進行相關訓練。
除此之外,土司還注重對士兵軍紀的訓練,並借助日常打獵和膽魄的訓練。
這種訓練,對提升單兵作戰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不過行軍打仗,講求的是大軍協同作戰,才能在戰場上獲得勝利。
所以,酉陽土司的軍隊在臨敵之時一般采用“二十四旗”的陣法。
“頭,每旗一人居前”,次三人橫列為第二重,次五人橫列為第三重,次七人橫列為第四重,又其次七八人橫列為第五重。其餘皆置後,歡呼助陣,若在前者敗,則二重居中者進補、兩翼亦然。勝負以五重為限,若皆敗,則無望矣。每旗十六人,二十四旗合三百八十四人,皆精選之兵也”。
除這384名精兵之外,其餘的土司兵在後麵列陣,隨時對前麵的“箭頭”進行補充。
為了讓這套陣法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土司還製定了非常嚴苛的軍法。
在土司軍法中明確規定,在作戰過程中,每一個戰鬥小組(“伍”)的成員不得為了獲取戰功,輕易脫離陣容去割取敵人首級,而是由專人負責,戰功歸整個戰鬥小組所有(“七人為伍,每伍自相為命。四人專注擊刺,三人專注割首,所獲首級,七人共之”)。
同時,為了讓每個戰鬥兵員和“伍”英勇作戰,土司還製定了殘酷的連坐之法,規定“一人戰沒,左右不夾擊者,即斬;一伍之眾,皆論罪及截耳。一伍赴敵,則左右伍呼而夾擊,一隊爭救之。一伍戰沒,左右伍不夾擊者,即斬;一隊之眾,皆論罪及截耳。”
可以說,經過嚴格的人員選拔,刻苦的軍事訓練,再輔以嚴苛的軍法。
四川酉陽冉氏土司,經過數代人的努力,終於鍛造出一支戰力彪悍的軍隊,
如今,此支5000人的酉陽冉氏土司兵,正是之前四川總督於謙,手下的主力大軍之一,十分忠誠,對大明朝忠心耿耿,
而曆代酉陽土氏冉氏,從效忠大明朝的冉如彪,到其子冉興邦,再到當代土司冉廷璋,
冉氏土司,皆對大明朝忠心耿耿,
“忠君愛國”是冉氏祖訓,這種思想,已經深入冉氏族人之骨髓,
當代土司冉廷璋,更是於謙手下的得力乾將,
自然不在這次鴻門宴,必殺名單之列。
喜歡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