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認趙雲將接任盧龍縣令、領障塞都尉後,公孫景便暗中推動傳播陽丘裡一戰的事跡。
將阿都那當作踏腳石,為趙雲揚名。
世家慣以權養勢,以勢謀權。
公孫家原借公孫瓚威勢,占據遼西諸多要職,如今公孫瓚逝去,那些曾經吞下去的肥肉,便遭周圍群狼虎視眈眈。
在這樣要害的時間,公孫家需要暫時震懾周圍環視的群狼。
奈何,自公孫瓚後,公孫家這兩代似是耗儘了武力值。
文盛武衰,家中傾力培養的武將戰績平平,實在無甚可以揚名吹捧的地方。
正是這樣要緊的節點,趙雲雖是外姓將領,可有諸多淵源在其中,公孫景暫時也顧不得太多。
在公孫景心中,趙雲根基太淺,一縣之地,難以支撐戰事後勤。
無論他多麼能征善戰,後勤命脈始終拿捏在公孫家手中。
從趙雲確認接任盧龍縣令那一刻,他注定是公孫家的人。
如此種種,就在公孫顏趙雲都還不知道的時候,趙雲已經被動名揚北地。
葉堯與趙雲並轡而行,一路攀談不止。
遼東葉氏這一代嫡枝人丁並不算興旺,嫡出長子自幼體弱,庶出子嗣也隻寥寥數人。
因此庶出的葉堯獲得了比尋常人家庶子,更多更優質的資源。
他自幼拜在名師門下,後又外出遊學。
可是他生在北地邊塞,心中始終敬佩能解胡人之患的武人將領。
公孫瓚雖殺漢室宗子劉虞,為世人詬病,但其早期勇猛作戰,威震邊疆的諸多事跡,還是叫葉堯每每讀來都熱血沸騰。
知曉陽丘裡一戰時,葉堯已心中勾勒出一個威嚴將領的形象。
此時相處,見趙雲對答謙遜不自傲,耐心澄清流言中諸多不實之處,心中頓生結交之意。
“趙君,難得你我相遇,待為薊侯吊唁後,堯定去盧龍登門拜訪,屆時一定不醉不歸。”
“雲自掃榻相迎。”
葉堯對趙雲欽佩,趙雲亦能察覺葉堯此人並非坐而清談的無能之人,也願意與他相交。
兩人一路走一路談,倒也相處愉快。
路程行到一半,葉堯知趙雲並非幽州人,便給他講了許多遼西遼東風物人情。
隻說到遼東的鹹水池鹽時,話鋒一轉道:“原盧龍縣令在任時,盧龍塞邊關貿易往來頻繁,縣中關稅不少,卻不知,趙君將采取何種政策,是否保留這條商道?”
趙雲未料到他會突然提起這個,忖度片刻,反問道:“葉議曹,此話何意?”
葉堯微微一笑道:“北地世家多由此商道與塞外交易,每年收獲頗豐。”
葉堯知道趙雲是公孫瓚帳下部將,出名戰績又是抗擊胡人,心中擔憂他會同公孫瓚一樣,對外采取極端政策,直接封閉盧龍商道。
趙雲能聽明白他話中的意思,若是盧龍商道斷絕,各個世家豪右便少了一處進項,他這觸碰了世家利益的人,自然將成他人眼中釘肉中刺。
趙雲知北地世家豪族常年將鹽鐵私販塞外,換取馬匹皮料。
卻不料連葉堯這樣,對抗擊胡蠻表現出支持的人,也涉入默許,甚至要來做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