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的改變是瞞不過旁人眼睛的。
即便是交通不便的漢時,這段時日內,盧龍縣中變化也逐漸輻射到了周邊。
尤其遷安、臨渝等縣中流民,已開始在遊俠的煽動下,小規模的向盧龍縣流動。
在盧龍有活乾,有飯吃。
這樣的消息,在以關氏為主的商會成員的商隊口中,以及收取了錢財,在遼西遊蕩的遊俠兒口中傳播開來。
流民流向盧龍隻要開了口子,便再也止不住。
對這樣的傾向,臨渝等地主官隻是去信令支,將控訴的文書遞到了太守府的案頭。
但公孫瑎並未多加理會,他父親公孫景尚且不管,他何必多事。
再有他那侄女不知是突然開竅還是如何,孤竹莊中已經炒到萬金的清繹酒,竟然慷慨的給他送來了一車。
還來信道,用完了還有,絕不小氣。
太守府方向沒有反應,其餘人等也不會有太大動作。
這些流民,留在縣中不願附為大家蔭戶,反倒是不穩定的負擔。
坐視他們餓死,於政績名聲都不好看,倒不如讓這些負擔去到盧龍。
更多流民的到來,雖然讓盧龍縣中官吏更加忙碌,但縣城、盧龍塞遍地開花的工地,確確實實拉動了經濟的繁榮。
一處城牆修築的工地,便有數百勞工。
圍繞著工地,圍繞著數百勞工和管事、小吏,便有無數的工作機會。
在保證薪酬的前提下,勞工手邊就有花銷,便會有消費。
為了拉動經濟,在盧龍縣城的勞工是沒有如盧龍塞那邊那麼細致管吃住的。
因此每個工地周邊逐漸有了一些小食肆,小食肆中販賣一種叫饅頭的主食和一些小菜,生意不錯。
於是由食肆便有延伸出廚娘的就業,水磨坊的運行和農家菜地的銷路。
再有工地旁一些一碗酒摻一壺水的廉價小酒肆以供閒暇休憩。
以及提供大池以供洗浴的溫湯客舍,雖臟兮兮的水和大通鋪,環境堪憂。
但仍有家住得較遠的,或者單身漢子,在權衡得失之後,選擇入住。
一為便宜舒適,二為方便。
一間溫湯客舍,則可提供鍋爐工、女侍等數個工作的機會。
即便是身體較差的老媼,也能在這找到一份掃灑、縫補或替人洗衣的活計。
更不提勞工拿回家的薪酬財貨,又是一輪新的消費。
諸般種種,旁人難以看到如此之深。
但這些改變確實正在發生,並且細微的改變著盧龍縣中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