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越說越氣,越說越激動,他恨不得把那個孕婦的老公給打一頓,他麵露凶狠說道“老大你知道嗎?”
“在很多家庭中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剛剛跟你說的就是孩子更傾向於喜歡那些溺愛自己的人,不僅僅是溺愛自己的他們更喜歡的是未曾在家庭中陪伴他們時間較長的父輩角色。”
“有的時候會是母輩角色,有的時候是爺爺奶奶輩的角色。”這小孩子就跟腦子有病一樣,你說他缺愛吧,有母愛。
你說他不缺愛吧,他還非傾向於父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愛跟腦子有病是一樣。
當然了我們不免有些懷疑,也許這些小孩子的腦子就是有病,他們傾向於那些根本就感受不到愛的人身上。
他們會漸漸的不理解母親,會覺得母親在家庭中擔任的角色一點都不重要。
在十幾歲或者是七八歲的時候,他們會隨著他人的慫恿或者是自己以及周圍人的言行而對母親產生一個非常不好的印象。
他們會認為母親在整個家庭中是可有可無的存在,甚至他們還會選擇那些大人的樣子。
去指責在整個家庭中對他們最好的母親說道“媽媽,你一點用都沒有,天天就知道待在家裡花爸爸的錢。”
“你連整個家庭都照顧不好,天天花錢那麼厲害乾什麼?”
“爸爸掙錢也很不容易呀,媽媽你就不能學著體諒一點爸爸嗎?”
“媽媽你能不能不要花爸爸的錢了?”
“媽媽這個小貓咪好可愛啊,我們可以養它嗎?”
當媽媽從口袋裡拿出他認為屬於爸爸的錢之後,他就會大喊大叫把母親置於一個不利之地。甚至不由分說的就在那裡大聲的指責道媽媽是壞人“媽媽為什麼要花爸爸的錢?”
“爸爸,每天工作都夠辛苦的了,媽媽為什麼不能體諒爸爸呢?”
“爸爸每天都要工作到淩晨。媽媽還大手大腳的花爸爸的錢,媽媽是個壞女人。”
還會伸出自己的手,一拳一拳的打在母親的身上,即使力道不重。
媽媽是個壞人,媽媽天天就知道花爸爸的錢。
媽媽自己出去乾活不好嗎?爸爸也不比媽媽大多少。
雖然說爸爸身材高大,但是爸爸撐起了這個家,那媽媽有什麼用?
媽媽整天隻知道吃飯洗衣服做飯嘮叨我,輔導我的作業,甚至還給我造成精神壓力,像這樣的媽媽我一點都不想要。
還不如王阿姨懂事了,隔壁的王阿姨還整天知道在樓底下的超市收銀還隻能用自己那微薄的工資給他的老公買皮帶,買各種各樣的好吃的,還買煙吸買酒喝。
媽媽什麼都不能為爸爸做,還在那裡花爸爸的錢,我這麼愛爸爸。
“媽媽還要用爸爸的錢給我買貓咪,麻麻是個敗家娘們兒,死女人。”
“我可不希望你把我給帶壞掉。”
這些話竟然都出自一個6歲男童的嘴裡作為男童的媽媽。張女士非常的失望,她收回了包包裡自己掙來的500塊。
她沒有跟孩子說,她天天晚上七八點以後在他睡著。
張女士就會去樓上幫一個新手媽媽帶孩子,這個新手媽媽出手十分分的闊綽,隻要她帶夠一個小時就給她100塊,這500塊錢是她帶了5個小時孩子換來的。
可是孩子非但不心疼她還在這裡大聲的指責她。
周圍的那群人不明所以也在那裡跟風指著她說道“唉,我就說嘛,女人就不該給她錢,你看看有了錢以後就知道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