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就為了這種地方的高爾夫會籍出賣了公司利益啊。”
東京都北區,荒川沿岸的河灘上,有一處高爾夫球俱樂部。
雖然這是一座擁有十八洞的標準球場。但上遊有埼玉縣的工業廢水彙入。旁邊又有高速公路經過。
實在沒有一點“上流社會”活動場所的樣子。
“彆這麼說,不是給你也搞到了一份會籍嘛。”
森田剛才一杆打偏,球飛行了十多米就落在地麵。
現在正調整姿勢,準備第二次嘗試。
這一次,球被擊中,飛行距離頗遠,可惜沒有準頭落入了旁邊的河中。
“至少打的挺遠。”
齊東海這句話當然不是稱讚。
“那當然了,我可是在打擊練習場練過好多次了。”
東京市中心地狹人稠。沒有全尺寸的高爾夫球場。
但是打擊練習場到處都是。
隻要一塊足球場大小的空間就能開起這麼一塊場地。
高級一些的室內場地還有巨大的投影屏幕。
根據玩家打擊的力道,模擬出球飛行的軌跡顯示在屏幕上。
當然,以一九九六年現在的技術水平。
這種軌道模擬隻是意思意思。算是一種電子安慰劑罷了。
“來,你也試試。”
森田把手裡的球杆遞給齊東海。
“我想試試鐵杆。”
“哎呦,有做過功課嘛。”
球童遞上了齊東海要的球杆。
齊東海用力一掄。擊中了空氣。
“算了,我還是不試了。”
齊東海回到了高爾夫球車上。從自己背包中取出了gaboy掌機。
“這是什麼?”
“我今天做的功課。”
與森田在打擊練習場的特訓不同。
齊東海的特訓是用gaboy進行的。
早在這台掌機發布的第一年,任天堂就推出了一款高爾夫遊戲。
對齊東海來說,這款遊戲就是他了解高爾夫規則的唯一渠道。
隻不過遊戲裡學到的理論和實踐還是有極大的差距。
這種特訓對打球沒什麼幫助。
“我說,要不咱們也做個高爾夫遊戲?”
森田提議。
“會不會太小眾了。”
“高爾夫?高爾夫在日本可不小眾。”
日本人稱自己的社會結構為“一億總中流”。
在泡沫經濟鼎盛時期,就算是普通的上班族也有不少人能負擔得起高爾夫球的消費。
時至今日,隨著泡沫經濟的破裂,高爾夫球再一次成為奢侈消費。
但那些接觸過這項運動的人,有不少依舊對此念念不忘。
東京各地消費門檻相對較低的打擊練習場仍然客源不斷。
媒體上關於職業高爾夫球比賽的報道也總能占據大片版麵。
任天堂在fc和gaboy上推出的高爾夫球遊戲。依然有著國民級的影響力。
在穿越來到這個時空之前,齊東海一直不明白各大主機上那些高爾夫遊戲是誰在玩。
而現在森田的話提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