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尖兵》這款遊戲,有九成的開發工作都是由上海工作室完成的。
之前《現代戰爭》的開發經驗,讓這個工作室掌握了即時戰略遊戲的一些基本開發經驗。
不過,因為齊東海的乾預。星際尖兵的操作不再是《命令與征服》式的。而更接近《魔獸爭霸》。
儘管一開始立項的時候,齊東海有意把這款遊戲和星際爭霸去做比較。
但權衡了自身的實力之後,這款遊戲並未被定位成適合電競比賽的對戰類遊戲。
在寬帶網絡在全球普及之前,即時戰略玩家的遊玩方式中,單人戰役部分所占的比重相當之大。
《星際尖兵》故事線圍繞著人類與蟲族的戰爭展開。
從思想內核來說,這部遊戲的故事是對《星船傘兵》的戲仿之作。
但敘事上來說,其實更接近改編版電影《星河戰隊》那種輕鬆的諷刺風格。
甚至可以說,這部遊戲人類戰役的劇情充滿了喜劇色彩。
隻不過,從頭到尾這種喜劇色彩都以一本正經的麵目出現。
在《最終幻想7》上市之後。遊戲的過場動畫逐步偏向3dcg動畫的風格。
但除去惡趣味,齊東海選擇了真人實拍的片段。
而這部分工作就是不屬於上海工作室負責的那百分之十的部分。
《星際尖兵》的過場動畫使用了日本人擅長的“特攝”手法進行拍攝。
拍攝地點就在東京郊區。
主要角色的演員是一些美國影視業隻能靠獨立b級片混飯吃的三線演員。
龍套則直接在日本招募歐美留學生。
服裝道具和攝影工作交給了大名鼎鼎的“圓穀製作”。
實際上,圓穀雖然名聲在外。報價很公道。
與他們合作遠比自己另起爐灶劃算。
整個項目的成本結構與特攝電視劇有很大區彆。
《星際尖兵》沒有那麼多近身的格鬥場麵。
人類角色也不需要穿皮套。
蟲族要麼是遙控的機械模型。裡麵靠人扮演的大型單位,也不需要經過專業訓練。
所以不需要聘請額外的專業皮套演員。
同時,九十年代的日本特攝劇,已經開始使用電腦特效製作聲光效果。
這方麵在齊東海的要求下全部返璞歸真。
使用六七十年代技術的真·特攝手法進行拍攝。
之所以這麼做,倒不是為了省錢。
這純粹是出於齊東海的惡趣味。
如果不是自己親自投資有發言權。
現在這個時代根本不會有人會去拍攝這種“原汁原味”的特攝作品了。
真正花錢的部分,其實主要是在蟲族的故事線上。
雖然蟲族線的劇情寫的很“抽象”。
但在視覺表現上,畢竟蟲族不像人族穿個軍服就能演。
所有的角色,都要特意製作模型。
表現人類和蟲族的戰爭場麵也很花錢。
畢竟即時戰略遊戲的場麵,可比一般的特攝劇大多了。
比如戰役開始時漫山遍野的敵方部隊進攻。
又或者收拾殘局時一地殘骸。
在特攝場景中都要實打實的製作模型。
而且東京附近有些過於“城市化”了。
根本找不到一個適合拍攝外星球荒蕪地貌的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