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軟件有明大樓的會議室。
哈德森的談判代表、東京支社的業務部長內藤,雙手捧著策劃書摘要畢恭畢敬的閱讀著。
“這個項目我們哈德森完全能拿得下來。隻是費用方麵總部那邊有個要求……”
讀完了全文後,內藤認真的對齊東海說。
“費用方麵怎麼了。”
“能不能取消分成的和銷量獎金,提高代工的報酬?”
哈德森方麵想要的,是落袋為安。
他手上這份策劃書,名字叫做《星之傳承》。
從字麵就能看得出來。
是《龍之傳承》的係列作。
遊戲的背景設定略微修改。
加入了近未來的元素。
主角的力量來源是被稱為“星辰碎片”的東西。
除此以外,遊戲係統都是典型的jrpg。
對齊東海來說,這部遊戲,作為“作品”未免有些欠缺挑戰性。
但從商業的角度考慮,作為商品。絕對是充滿誠意。
泡沫經濟破裂之後,不光是美國,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的經濟發展也超越了日本。
此消彼長之下,在遊戲主機和軟件方麵。歐美其實已經成為比日本更有購買力的市場。
與此同時,《最終幻想7》徹底改變了日式rpg在歐美玩家心目中的地位。
在sfc或者說snes的鼎盛時代。
即便是最終幻想或者勇者鬥惡龍這樣jrpg的招牌係列。
在歐美的銷量也隻是日本的零頭。
現在,即便是銷量遠不及pystation平台的n64主機上,《龍之傳承》作為全新遊戲係列的第一作。風格上也沒有《最終幻想7》那麼“現代派”,英文版銷量仍舊占了總銷量的四成。
從商業上來說,這證明了歐美市場有利可圖的前景。
現在的《星之傳承》可以說是投歐美玩家所好。
借鑒最終幻想7的經驗。
加入近未來元素。
遊戲的平台也是ps和n64兼顧。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問題在於,東海軟件的開發團隊,現在全部精力都放在幾個pc和dreacast項目上。
再製作一部《星之傳承》,不但人力上難以兼顧。
開發隊伍也無法積累什麼未來用得著的經驗。
這種情況下齊東海想到了哈德森。
一九九七年,北海道拓殖銀行倒閉之後。哈德森不但融資困難,新的債權人對之前貸款的償還問題也逼的更緊了。
自主開發新項目打翻身仗是不可能了。
無奈之下,現在的哈德森隻能大量推出粗製濫造的遊戲。
僅僅九八年上半年,炸彈人係列就出了兩作。
實屬透支ip聲譽的行為。
一些pce時代的大型光盤遊戲,現在也稍加翻新就移植到pystation和saturn主機上。
這些落後於時代六、七年的十六位畫質遊戲。銷售成績當然無法指望。
對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毫無幫助。
齊東海現在送來這份外包合約,可謂是雪中送炭。
根據合同規定,遊戲銷量超過三十萬之後的收益由東海軟件和哈德森兩家分成。
而三十萬、五十萬、八十萬、一百萬的銷量。各有一份獎金。
但現在,哈德森的內藤寧可不要這些無法預料的收入。
而是增加外包的報酬。
齊東海對於這個要求,倒是沒有什麼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