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救援隊伍的不懈努力下,一群人安全地離開了這片曾經讓他們心驚膽戰的噩夢之地。
他們身上沾滿了泥漿,臉上寫滿了疲憊,但眼中卻閃爍著劫後餘生的慶幸。
在撤離的路上,他們相互之間交換著關切的眼神,心中都懷揣著一個共同的疑問“有沒有人看到和我們一樣穿著的人?”然而,得到的回答總是令人失望的否定。
儘管如此,他們的心中仍然存有一絲希望,希望那兩個在泥石流中失蹤的同窗能夠奇跡般地生還。
理智告訴他們,兩個學生在如此凶猛的自然力量麵前生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他們不願放棄任何一線希望。大家一起出來的,就要一起回去,不到迫不得已,一個都不能少。
這種心理,它支撐著大家繼續前行,繼續尋找。
去往巴州城庇護所的路上,師生幾人聽前來救援的人談論才知道,這次泥石流還波及了好幾個村子。
而他們也在沿途親眼目睹了災後的慘狀。沿途本應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景色,此刻卻籠罩在一片沉重的氛圍之中。他們發現,幾個村子在遭受了泥石流的無情侵襲後,已經變得滿目瘡痍。
房屋倒塌,斷壁殘垣間,曾經的歡聲笑語和溫馨生活都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不絕於耳的痛哭聲、嘶吼聲……
有失去孩子的母親在撕心裂肺的哭,有失去父母的稚子在地上無助的哭,有失去父母妻兒的男人在憤怒、絕望的哭……
哭聲、嘶吼聲相互交織,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泥石流的痕跡如同一道道傷疤,刻在了這片土地上。師生們的心情沉重,他們目睹了村民們的痛苦和無助,心中充滿了同情和哀傷。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麵對如此慘烈的災難,他們內心深受震撼,師生們對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的力量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與感悟。
此時此刻,他們這群人之中,無論是曾經立誌成為名垂青史的大儒,還是渴望成為護佑一方百姓的官員,似乎都在冥冥之中領悟到了自身的轉變——
仿佛讀書的意義已不再局限於擺脫貧困、光宗耀祖這般狹隘的目標,而是萌生出了全新的動力源泉。
就這樣,一行人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便到了巴州城,經過衙役們的安排,他們也終於來到了其中一個臨時搭建的庇護所——歸元寺。
歸元寺坐落在巴州東北方向的鳳凰山上。傳說,這座山曾經並不叫鳳凰山,而是被稱為蒼梧山,因為山上生長著一大片鬱鬱蔥蔥的梧桐樹而得名。
據當地百姓所言,某一天,有人上山遊玩時,竟然目睹了鳳凰在此處展翅高飛。一些附庸風雅的書生聽聞此事後,便開始搖頭晃腦地吟誦起《詩經》中的詩句“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然而,普通百姓哪裡記得住如此晦澀難懂的句子?但他們卻知曉“龍”和“鳳凰”都是祥瑞之物。於是,大家都覺得“鳳凰山”這個名字比“蒼梧山”更為吉利,漸漸地,人們就將這座山改名為鳳凰山了。
庇護所安置在歸元寺的山腳下,等師生幾人到了後,這裡已經聚集了很多災民。
災民們或席地而坐,或搭建簡易的帳篷。為了防止疾病傳播,庇護所設立專門的區域用於隔離病人,並有專人負責管理。同時,也會有專人負責分發食物和飲水,確保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當地官員和士紳還組織人員進行救護工作,如分發衣物、醫療救助、安撫災民情緒等。他們還會記錄災民的姓名、家庭情況等信息,以便後續的救助和重建工作。
因此,師生幾人來到這裡後,看到這裡雖然災民眾多,賑災工作卻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一行人排著隊領取了分配給他們的衣服和食物之後,便圍成一圈,坐在了一起。他們一邊休息著,一邊商量著如何尋找那兩位失蹤的同伴。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眾人最終決定先在周圍四處轉轉,說不定那兩人也已經被救出來了呢!
於是,大家立刻行動起來,想起那杳無音信、生死不明的兩人,他們似乎忘卻了身體的疲憊。
在約定好不管怎樣,到了晚上一定要回到這個地方彙合之後,他們便分成了三組,各自前往不同的方向打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