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個人帶著滿足的笑容和手中的罐頭漸漸走遠,倉庫裡隻剩下王建國和趙書卓二人。
王建國看著趙書卓依舊專注地在那清點著罐頭數目,手中的筆不停地在登記簿上記錄著。
時而皺眉思索,時而仔細核對,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王建國心中不禁覺得有些沒必要如此較真,便走上前去,帶著些許隨意的口吻說道
“趙大哥,不必這般認真啦,這些罐頭橫豎都是咱們供銷社的東西。”
“就算現在數目有點偏差,等之後缺了少了再進貨補上便是了,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兒。”
趙書卓聽聞此言,原本專注於登記簿的目光陡然抬起,表情瞬間變得嚴肅起來,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他直視著王建國的眼睛,鄭重其事地說道
“建國,這可絕對不行。你想啊,等以後這供銷社正式開業了,規模必然會不斷擴大,到時候人員也會越來越多,各種事務都會變得繁雜起來。”
“而這貨物的數目,看似隻是簡單的數字,實則關乎著供銷社的命脈——營業額啊。”
“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對貨物數目馬馬虎虎,那日後怎麼能清楚地知道供銷社到底是在盈利還是虧損呢?”
“這數目管理可是重中之重,必須把緊關口。你也知道,人心隔肚皮,萬一有人起了歪心思。”
“今天偷偷拿走一點,明天又悄悄順走一些,長此以往,這供銷社的根基都會被動搖,還怎麼能夠長久地開下去呢?”
“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就樹立起嚴謹的管理意識,絕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與疏忽。”
王建國全然未曾料到,自己僅僅是順口而出的那麼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語,竟然會引得趙書卓如此滔滔不絕地講述出這般深刻且嚴肅的一番大道理。
他先是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些許的錯愕與驚訝,隨後,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站在原地,眉頭緊鎖,眼神專注,將趙書卓剛剛所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在腦海裡仔仔細細地過了一遍。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麼的淺薄和短視。這供銷社的運營管理,遠非他想象的那般簡單隨意。
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猶如一台精密複雜的機器。
哪怕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鬆動了,都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而貨物的數目管理,無疑就是這台機器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核心部件。
思索片刻之後,王建國抬起頭,眼神中帶著誠懇與敬佩,對著趙書卓回應道
“趙大哥,我真是服了。說實話,我剛剛真的就隻是圖個方便,腦子一熱。”
“隻想著今天這罐頭先記在我個人的賬上,回頭我把錢補上也就行了,壓根沒從整個供銷社的運營層麵去考慮。”
“您這一番話,可真是給我好好地上了一課啊。您說的太對了,這貨物的數目必須得嚴格盤查,容不得半點馬虎。”
“我回去就跟雨水好好說說,讓她務必跟那幾位售貨員強調清楚。”
“每天都得仔仔細細地盤查自己負責區域的貨物數目,絕對不能有任何的疏漏。”
“趙大哥,您這心思縝密得就像那能看穿一切的精密儀器,我自愧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