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的時候四姑過來叫付穎和付哲了,她家是奎哥和玲姐兩個人去幫忙了,所以吃席的時候全家人去也不怕彆人說閒言碎語。
那戶人家在新舊車路彙合那裡,付穎家走過去倒不遠。
去到的時候第一輪席已經開吃了,付穎他們先去上了人情,付穎拿出錢報了付爸的名字,看那個人用毛筆寫下付爸的名字和禮金金額。
然後他們在旁邊等著第二輪。
這戶人家門前沒有付穎家那麼大的院子,門前沒擺桌子,支了兩個大爐在煮東西,旁邊兩張桌子上放著大大的蒸籠,裡麵是米飯,偏一點的桌子就是上人情的地方。
他家在一樓擺桌子,看著一輪隻能有七八桌,至於炒菜就是借了旁邊鄰居家的院子和一樓。
農村就是這樣,沒有去酒樓擺酒席的,也沒有這樣的場所,都是在自家門口支起爐灶炒菜的,不夠位置就像這樣借兩邊鄰居家的院子。
所以鄰裡之間關係一定得處好,再怎麼不對付也不會真的鬨掰到不往來。
這裡不管紅白喜事都是忙三天,第一天主要忙下午,基本是采買東西、備菜,還要去各家借鍋碗板凳,一般都是親朋好友都過來幫忙。
第二天是正日子,吃席都是中午比較多,也有一部分傍晚吃的,更有闊氣的安排兩餐,看主人家安排。
第三天隻忙早上,特彆是紅事,就是再請遠道而來的親戚和幫忙的親朋好友吃頓飯,吃完東西洗乾淨還回各家,就結束了。
一家出一個人,很親近的就多出幾個,付家現在隻能出付媽去幫忙。奎哥家出兩個人,因為奎哥是指揮的,他比較有經驗怎麼安排,什麼時候安排上菜、開吃,需要買什麼東西,買多少,周圍人都習慣了聽他的。至於玲姐才是代表他家去幫忙的。
男士就是搬搬抬抬、炒菜、上菜這類的重活,女士就是洗菜、洗碗、添飯什麼的,各有分工。紅事就每個人給一包煙,一條毛巾,管飯;白事就每個人給一包煙,一個壽碗,也是管飯。
其實真的忙的時候也不久,就是午晚飯的飯點前後,像下午空的時候很多人會聚在一起打牌,也有打麻將的。
這家人就是吃晚席的,說晚也是五點半就開始第一輪了。第一輪一般是來得早的一些人和幫忙的人先吃,後麵就按坐滿一輪上一輪菜來安排。
付穎他們等著的時候,有人來上人情然後等吃飯,也有人吃飽了出來了。
看著空了兩三桌,奎哥出來準備叫人進去吃飯,剛好看到他們這一群人,叫她們趕緊進去坐。
付穎他們坐下的時候桌子還沒收,他們加在一起也不夠一桌,還要等人。
這種是老式的八仙桌,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四張凳子,一般一桌坐10個人,所以胖一點的坐兩個,瘦一點的就擠三個。一米內小孩不算進人數裡,除非一個家長帶了三個孩子,那他們自己坐完一張凳子,也不用加彆人了。
付穎和李星瑩坐一邊,付哲和李星雲坐,本來四姑自己坐一張凳子的,結果來了一家子帶孩子的,四姑就過來她們這邊坐了。
這一家兩個大人帶了四個孩子,大人看著像奶奶和媽媽,不知道是不是都是親兄弟姐妹。大的估計也是上初中了,小的應該一歲左右,還要抱著吃。大的男生帶著兩個小學生坐著,奶奶和媽媽兩個人抱孩子坐一邊。
這樣一來,她們這一桌也算是夠人,不用加了。果然偶爾漏單的路過她們這一桌,感覺不好坐就走了。
這時候有小媳婦手快的過來把碗筷收了,擦了一遍,又來個跟付媽年紀差不多的阿姨快速按人頭分了筷子和碗給他們。
付穎看了一下,上一輪的基本走完了,桌子也收拾得差不多了,還有一兩桌沒滿人,應該很快能吃飯的了。
付穎暗暗期待著,誰還不是個美食愛好者了!
家鄉的美食和味道,要說米線排第一,那這個酒大碗就得排第二。付穎一直不懂,是因為大鍋飯重料嗎,怎麼會酒大碗的菜炒得那麼好吃呢!
過了一會,第一個菜開始上了,是炸花生。
這裡農村的席,沒那麼講究,不會特意要四肉四葷這種;也不會取好聽的名字,比如五彩拚盤、喜慶滿堂這種。隻要菜色豐富,涼菜、肉菜、湯菜都有就行了。
具體的菜色受主人家的財力和季節影響,有啥買啥。
像上一世付哲結婚的時候是正月,付媽在定席麵的時候隻能選當季的菜,比如筍乾、卷心菜、蘿卜這些。
但是有些菜就是基本默認一定要有的,比如剛上的炸花生,這個首道菜,先上了給大家吃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