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小院裡麵每天過著重複且充實的日子。
一行人在小院又苟了半個月的時間,天終於放晴了。
這天下午居然出了一個大太陽,大太陽之後也沒有再下雨。
終於這場雨在下了兩個月多月的之後,放晴了。
陽光如細絲般穿透雲層,溫柔地灑在小院的每一個角落,驅散了長久以來的陰鬱與潮濕。
小院裡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被重新賦予了生命,常青樹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路邊的野花野草在陽光的撫慰下,挺直了腰杆,競相綻放,散發出陣陣清新宜人的香氣,引得蜜蜂與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好不熱鬨。
雨停的第二天,依然是晴天。
一行人走出簡陋的避雨小屋,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他們站在院中,閉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這充滿陽光味道的空氣,心中充滿了對生活的感激與期待。
大家相視一笑,無需多言,那是一種默契,一種終於天晴了的默契。
劉父就和羅宏在第三天早上依然是大太陽的時候,就召集了一家人商量“我們要準備好出發了,這個天終於放晴了,但之後的溫度會隨著冬天的到來越變越低。我們一定要在冬天徹底來臨之前安頓下來。”
羅宏“那是要趕緊出發了,現在已經是12月了,也不知道後麵這一個月的時間,過年前能不能趕到山慶縣。”
“要是不出意外應該能到!一會兒再出去看看情況,再買一輛馬車吧!這樣趕路應該會再快一點。”
商量了一番之後,最終定下來,第二天不下雨就啟程,趕往下一個城市,之後的路程儘量加快行程,爭取在1月底過新年之前要趕到山慶縣落腳,到時候還要修建房屋什麼的,都希望能一起過一個安穩的新年。
當然這些都是計劃,也不知道後麵的路是什麼樣的。
這個時代又沒有地圖可以計算準確的路程,再加上一行人有老有小,隻有一輛騾車進度本來就慢。
經過一上午的思考和計劃,一致同意再買一輛騾車或者馬車,最好買馬車,如果馬車太貴太招搖就還是買騾車,東西不算多的情況下更多人坐車進度應該會快很多。
劉父在吃完午飯之後,就帶著羅宏和林偉忠兩人出門了,先去牙行看看,再到城裡轉一下,糧食什麼的能買就買,買不到也沒有辦法。
還要再買一些日用品,尤其是棉花,看能不能買一些回來做棉衣了,衣服什麼的這段時間每個人都做了兩身了。
他們一行人還能偷偷在裡麵穿點輕薄羽絨之類的保暖,外麵套上罩衣完全看不出來。
但是隊伍裡麵還有其他人,沒有棉花沒有辦法給他們做衣服。
三人出門後,剩下的人就在院子裡收拾行李。
破船還有三斤釘,雖然他們已經儘量的節約了,好歹是住了這麼久,雜七雜八的東西整理出來還真不算少。
再加上這麼多人,每個人的換洗衣服什麼的,每個人都新做了兩身,還有天冷了蓋得棉被之類的,收拾出來東西是真的不少。
這兩天的人都沒有去山上撿柴火,摘野菜,之前的存貨用掉了不少,收拾出來兩包背簍野菜,乾蘑菇也有兩大包。
院子裡還剩了一些乾柴火,常用的鍋碗瓢盆,床上用的草墊子和棉被,這些都是必須要帶走的,也是後麵一路上都能用得上的必須品。
床上用的東西等到明天早上起來在收拾,褥子和被子晚上還要睡一晚,其他的東西能打包的就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