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曲阜。
孔家,此時承襲衍聖公爵位的是孔子第六十五代孫孔興燮。
孔興燮,漢族,字起呂,孔胤植之子,性至孝,工書、畫。
此時的孔興燮正是結發之年,平日裡在府上吟詩作對,研讀經義,空餘時間便是給先輩衍聖公遺留在世的經典注解。
曆朝曆代,皇帝治政皆為儒家之法,天下讀書學子讀的皆為聖人學說,而他孔家便是聖人子孫,一言一行皆代表了孔聖。
可以說,天下讀書人十之八九皆源自山東孔家,連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也都得對孔家保持尊敬。
若是孔家想要對付哪個讀書人,都不需要他動手,自然有無數的人幫孔家除了對方。
而他,便是當代衍聖公孔興燮。
山東曲阜一帶,幾十萬畝田地都是孔家的,明太祖朱元璋甚至還賜下為其耕種土地的人,得以看出對孔家的尊重了。
而後來大清入關後,順治皇帝在北京稱帝,第二天,前代衍聖公孔胤植,又稱孔衍植,因其死後,為避諱建奴雍正皇帝胤禛名諱,後人稱之為孔衍植。
孔胤植上書順治皇帝,稱自己願輔佐其左右,甘願為臣。
奏疏之中,無不是對大清的讚美,而且還表示自己已經挑選了良道吉日,設了香案,向曲阜地區的百姓宣讀了大清頒布的“剃發令”,更是與曲阜的地方官、五經博士以及各書院學錄及府內屬官按照剃發令的要求剃發易服。
這便是孔胤植向順治皇帝獻上的《初進表文》和《上剃頭奏稿》
內容如那“承天禦極,以德綏民”“山河與日月同輝,國祚與乾坤共永”“六字共戴神君,八荒鹹歌聖帝”之類多不類數。
要知道當時北京雖然已經被建奴占領,可是南明政權還在呢。
而順治皇帝看到聖人子孫都這般識趣,很是滿意。
於是第二天就下旨"先聖為萬千世道之宗意,禮當崇祀。"
恩準孔子後人,衍聖公一爵位,可以一直享受之前的所有待遇與權力。
縱觀曆史,每當異族入侵中原大地時,幾乎從未有一個聖人子弟,挺身而出,為漢人起兵抵抗這些外族的入侵。
有趣的是,那些被百姓所敬仰的聖人子孫,卻總能做到第一個隨聲附和的人。
建奴入關時,所造的殺戮多不勝數,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死傷百姓的人數多達八十萬。
殺的都是拒不投降的大明百姓,而這個時候的衍聖公孔家可是穩穩當當的在家裡歌功頌德呢。
當真是一個能屈能伸,但孔家如此做法,也是為了讓家族得以繁衍,不得不出此下策。
世修降表衍聖公,鐵骨錚錚第一忠。
就在孔興燮沉醉於經義之中時,有孔府管家行色匆匆的走了進來。
被管家弄出的聲響驚醒的孔興燮麵色不悅。
“何事如此驚慌,不知本公正在研究經義麼?”
“家主,不好了,明軍要打進山東了。”
管家麵色蒼白,說著還從懷中掏出一張紙張遞給了麵前的衍聖公孔興燮。
孔興燮聽完下人的話麵色有些古怪。
明軍?什麼明軍?大明早就亡了,現在他是大清世冊封的衍聖公。
不過他還是伸手接過管家手中的紙張,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字,孔興燮的臉色越來越凝重。
上麵寫著,七天前,一股掛著大明旗幟的勢力突襲關外,一路攻克數城,如今已經踏過山海關,直奔山東。
“消息可屬實?”
孔興燮看著眼前的管家,沉著一張臉問道。
“千真萬確,這是山東府衙的官員送來的,咱們府上跟他們一直都有聯絡。”
管家點頭說道。
確認消息真假後,孔興燮臉色變幻幾次,最終恢複了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