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我被李洧川發來的這話氣笑了。
收回思緒,目光繼續落在他發來的消息上。
下一秒,他又發來一條消息
那我給你看看呐,那真出現這種情況,那這倆人中間應該有一個確實是有病的,這個事也就喜來樂乾過。
所以才會說醫不叩門,師不順路。
上趕著的不是買賣。
那為什麼明知道對方正處於或者將來會遇到某個問題,師者不能順便指點一下呢?
因為你不信呐。
大街上有個老頭攔住你,跟你說“你明天不要出門,不然會掉下水道裡去,”
你會怎麼想?
你肯定會想,死騙子,咒我。
但國人就算你再不相信這些,有這麼一個老頭,跟你說了這麼一句話,你心裡多少也會犯嘀咕。
於是第二天,你雖然還是出了門,但你也會格外小心。
並且由於你的小心,你就真的沒有發生意外。
於是晚上回家,你又想起昨天那老頭,心裡又罵了對方一通,果然是騙子,還好老子機製,沒上當。
你說這老頭得多冤呐,他好心提醒你,幫你躲了災,你不領情不說,還被罵了兩通。
大家總是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多數時候都是撞了南牆,誒呦一聲,才反應過來是自己錯了。
而當你主動去醫院找醫生看病的時候,你肯定是相信醫生的。讓你化驗你就化驗,讓你禁食,你連唾沫都不敢咽。
同理,當你主動找了一位先生幫你看事情的時候,才是對方介入你因果的時機,但介入時機並不是以是否是求事者主動,為判斷依據的。
比如你看見一個小孩掉水裡了,孩子在水裡撲騰了,那就不能等孩子主動求救了。
此時你救起孩子,他隻會誠心地感激你,這也是功德一件。
不然妥妥地見死不救。
所以主動並不是判斷的標準。
對方是否心誠才是。
所以故事裡才會有某位得道高人,指點一位偶然遇到的樸實農民,或者給了對方什麼東西。
幫助對方躲過一些不好的事情,但哪怕是對方誠心,主動來尋求幫助,也並不意味著你不需要付出代價。
世間萬物皆為等價交換,求問者付出了錢財,收獲了建議。
答問者收獲了錢財,自然也要付出一些東西,所以有些時候,對方也不一定就願意賺這個錢,也會以不介入他人因果為借口,拒絕你。
比如這個事太大了,他要付出的代價太多,他承擔不起。
再比如說,你是窮凶極惡之人,所行不義之事。
你女朋友把你甩了,你問大師,我今天要放火燒了女朋友家,我是用92號汽油好呢?還是用95號?
什麼時候去能成功呢?
那對方肯定不搭理你。
所以說,不是不能介入,要看對方是否相信以及權衡之後,是否能夠承擔得起代價。
但其實呢,也不用過於在意彆人是否相信你。
緣起性空、隨喜功德。
對方就算不信,隻要你是好心誠心幫助對方,也是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