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開穀。
此地位於襄樊以南,因為穀口縱深,像是被盤古開天辟地時,用斧頭所順帶劈開的一樣,故名“天開”。
因為此地附近“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緣故,就是離襄樊也有段距離,所以平日素來荒涼。
但若是步入戰時,這裡就會“熱鬨”起來。
原因無他。
隻因為這天開穀是一條“捷徑”。
哦,就是字麵意義上的捷徑。
因為整個峽穀蜿蜒如龍,極易前行,再加上穀口縱深,適合隱蔽,所以向來是為大寧所用,作為運糧的絕佳之道。
這一點,不止是大寧知道,就連他們的死對頭,大周的鹿鳴軍也同樣知道。
隻是平日裡苦於寧軍運糧時間未知
畢竟,他們總不可能調動大批兵馬,什麼事兒都不乾,就日夜伏擊在天開穀等著寧軍運糧吧?
不現實啊!
所以即便知道有這麼個要地,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此地於鹿鳴軍而言,更多時候還是像“雞肋”一般。
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當然,近日不同。
近日隨著鹿鳴軍抓獲到了一名寧軍的探子,已經知曉了寧軍具體運糧的時間,而有所行動起來了
天開穀上方。
一名身穿鎧甲,麵相溫文爾雅的青年正癱坐在一方大椅上,百無聊賴的打著哈欠。
“殿下,您說那祁鴻真的會上當嗎?”
大椅身旁,一位中年將領忍不住問道。
青年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
“說了多少次,軍營中稱職務!”
中年將領神色一凜,趕忙改口
“是,薑帥。”
薑年起身,掃視了一眼四周山穀皆埋伏隱蔽的寧軍將士,雙手叉腰,緩緩說道
“如果是明陵在,他沉得住氣,或許本帥還真不敢保證
“但祁鴻嘛,嗬嗬,此人成也義字,敗也義字。
“自從岐王死後,大周君臣不和的消息已經是越來越掩蓋不住了,女帝隔三岔五便會派人來催戰,他們早晚受不了。
“這時候,我們再主動送上糧道的消息,你猜,為了手底下這幫兄弟們,祁鴻會不會甘願以身犯險?”
“這”
中年將領目有遲疑,環顧向四周那些同樣身著戎裝的將軍們。
好在有人上前,及時打著圓場,笑嗬嗬的說道
“自古上戰伐謀,薑帥深謀遠慮,連這戰爭之後的人心都算計在內了,實在是讓末將等欽佩啊。”
“對對對,到底是英雄出少年啊,我看薑帥比起昔日那岐王,也是不遑多讓。”
“此戰若真能借機擒殺祁鴻,薑帥便是我大寧第一功臣啊!”
“哎,此言差矣,第一功臣當是長公主殿下才對,若無她老人家舉薦,又豈會有薑帥今日之功?不過,這第二功臣,就非薑帥莫屬了。”
“你瞧我這腦子,是這個理。”
“”
聽著身邊將軍們先後吹捧,薑年表麵微微一笑,但實則心中卻不以為意,根本沒往心裡去。
就這幫人,那永遠是說的比唱的好聽!
你看他們麵上是在誇你,但實際上心裡都不一定把你罵成什麼樣子了。
之所以不敢當麵罵。
無非就是因為自己襲封宣王,皇室身份,外加上有姑姑在背後撐腰而已
不過薑年也不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