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打啊?”
這一下,彆說雷淮了。
就連身邊的秦開等人,都忍不住發出聲來。
畢竟常年被鹿鳴軍壓在頭頂的這口氣可不止是雷淮有。
他們也有!
好歹也期待等了這麼久,全軍上下都在摩拳擦掌。
但這時候卻說沒準備打?
鬨呢?!
薑年見狀,似乎也看出了眾將心中的不甘,於是出言安慰道
“我知曉各位將軍的求戰之心,但從去年攻打襄樊開始,這近乎一年的時間,麾下大軍奔波就沒怎麼停過。
“各位將軍就算不累,也得為下麵這群當兵的考慮考慮吧?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這麼打下去,我怕咱們大寧鐵軍的士氣都要給打沒了”
眾將你看我,我看你。
秦開疑惑道
“末將鬥膽。
“既然無論是薑帥您,還是殿下,都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跟大周交手,那咱們現在聚兵施壓此舉又是為何呢?”
薑年笑嗬嗬的搖了搖頭
“這不是我們本意,而是岐王那邊來的消息。”
“岐王?”
眾人心中默然。
這麼久了,他們自然知道,當初那位“懸”在他們頭頂上的大山,其實從未搬離
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
這一次的“大山”,似乎也不僅僅隻是壓在他們頭上了?
眾將對於岐王自然是打心眼裡感到忌憚的。
不單單是因為後者所展現出來的那種用兵如神的軍事天賦。
更是因為他那種遠超世人,目光長遠的大局觀!
這就好比弈棋。
在彆的棋手還在乎一子之間的得失,籌劃於兩三步之後的謀算時。
“棋王”卻已經著手從整盤棋局出發了
當年的西周就姑且不提了。
你且看如今的北燕。
在岐王的推動下。
先是連戰魏國,血洗積壓在燕民心中的百年恥辱,使朝廷與民眾能凝聚一心,勁往一處使。
然後克服齊國,依傍大寧的軍勢,一舉奪其北境六座銅礦重城,得以填充軍備,加強戰力。
雖然隻有短短的兩步。
可這兩步放眼如今來看,有一步是多餘的嗎?!
彆的將軍領兵之後都打的是一兵一卒間的勝仗,但岐王總軍之後,打的卻是燕國的“翻聲仗”。
什麼叫翻聲仗?
就是讓燕國聲名,得以徹底改頭換麵的仗!
不信你就去問問。
當今天下,無論是哪一國,它還敢像從前那般小覷北燕嗎?
就拿那齊帝來說。
素來報複心極強,可此番燕國如此“仗勢欺人”,他為何在事後不采取任何報複措施?
是因為突然轉了性,改吃素了嗎?
不。
都不是。
隻是因為現在的燕國不是當初那個“天下皆卑之”的存在了!
有岐王坐鎮的北燕。
即便是強如東齊,橫如齊帝,也不敢肆意而為!
僅此而已
先後邁出兩步。
就讓入局的兩國都吃了虧。
如今他又再度要邁出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