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時光荏苒。
距離岐國坐穩河北,拿下江東已經過去五年時間了。
是的,五年。
自從離開金陵,再次回到燕水之後,路蒼瀾就發下了一道聖旨。
全國進入休養生息狀態。
一來,是因為此前曾連連征戰,人困馬乏。
雖然表麵看去還沒什麼大的問題,但路蒼瀾深知,那不過是因為有勝利在短暫的維係而已。
就像是打了一針興奮劑。
雖然在你受傷的時候可能感覺不到有什麼,還覺得自己一如當初那般強壯。
但一旦等那陣藥效過了,病痛疊加複發,你還能說自己沒受到一點影響嗎?
同樣的道理。
要是勝利帶來的喜悅被逐漸淡去,接下來岐軍吃了敗仗,那時的國內還能像現在這般平靜嗎?
所以見好就收,避免貪多嚼不爛!
再者,是因為他們曾在此前兩年,先後攻下了魏國,滅掉了齊國,收服了吳國。
如今地盤雄踞河北,手長過江,儼然成了一方霸主。
說大不大,說小,也絕對不小
要徹底消化掉這些區域,打碎百年亂世所帶來的格局和觀念影響,將他們真正意義上劃歸成自己的勢力。
那相關的政令,賦稅,民生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需要來重新安排,統一調令,跟朝廷形成一致步伐的。
壓根不可能拔苗助長。
隻能靠時間來熬!
這才有了今日的五年之期。
最後的最後,就是因為五年前的岐國其實已經因為接收金陵一事失了先手。
本來路蒼瀾還以為大寧內部突發如此劇變,短時間內薑沉吟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風波影響,從而步伐遲緩才對。
但沒想到,她竟然能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迅速平息了一切動蕩。
繼而果斷的遣使遊說西周與北涼,湊成聯盟,提前在河東狙擊自己。
這種情況下,明擺著是坑,那路蒼瀾怎麼可能還往裡跳?
你們聯盟備戰是吧?
行,那我就休養生息唄。
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連兵法上都說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我就不信,這三通鼓下去,你們從上到下,還能一如最初那般堅持?
至於說,三家聯盟後,因為堅持不住,決定率先對自己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