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也在嗎?”
路元清這麼問道。
除卻平時那些普羅大眾,負責教導他大儒知識的師傅以外,他還有一位彆的老師。
就是剛剛趙姐姐口中的明先生。
這是父親的意思。
在他六歲之後,父親就領著他,親自去登門拜訪了。
父親說,明先生是個有大學問的人,跟著他,自己將來能學到很多東西。
雖然也不知這是真是假,但路元清覺得,當爹的總不能害兒子吧?
拜!
於是乎,他就順理成章的就多了一位老師。
起初,路元清還殷切的期盼著這位老師跟彆的大儒師傅究竟能有什麼不一樣的?
但後來,隨著跟在這位老師身邊愈發學習,他就越感到一陣心驚膽顫。
因為這位老師教給他的東西,明顯跟那些大儒師傅教的不一樣!
彆的大儒師傅要他修身養性,光明磊落,一言一行當有王者風範。
但這位老師卻淨是給他傳授一些陰招損招。
也就是世人口中,常常被夷的那些『小人行徑』。
這一下,本就年紀很小,容易陷入思維邏輯混亂的路元清更迷茫了。
他分不清。
不知道該如何從互相衝突的兩者中,有所取舍。
一個,告訴他,做人做事,當有君子風範,王者氣度。
一個,卻告訴他,凡事隻要得利就行。
虛名爾爾,都如過眼雲煙,不必在意。
反正待到功成之日,自會有大儒為你經。
而就在路元清產生混亂,搖擺不定之時。
突然,一盞明燈亮起,瞬間照亮了他迷茫的思緒。
那是父親的聲音。
他說,為人有君子之風是沒錯。
尤其是太子,倘若無德行,將來如何能服眾,統領一國朝臣?
讓你拜明先生為師,不是為了亂你之念,讓你鑽研這些小道行。
而是為了讓你明白,這世上的人心遠沒有你想的那般良善!
人之初,性本惡。
這些陰招損招,你可以不用,但必須得知道,並且銘記於心。
隻有這樣,將來脫離了父母的羽翼,你才有可能無懈可擊,成長為一代真正強大的帝王,帶領大岐走向更遠
這些年,父親的教誨他一直銘記於心。
也正是因為明白了其中的深遠用意與良苦用心,方才愈發感慨父親背影的偉岸。
兒子嘛。
往往人生崇拜的第一位英雄都是自己的父親。
即便是路元清也不例外。
在他看來,父親就像是遠方的一座大山。
是他終其一生都要超越的目標!
所以他才會不加懈怠,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修文習武。
為的,就是有一天能真正做到『青出於藍勝於藍』。
這份決心,雖不足為外人道。
卻一直埋藏在他心中
所以,在得到趙姐姐肯定的答複後,路元清也不再做停留,大步邁開朝著大殿內走去。
而剛一進入其中,便能聽到父親與老師傳來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