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秀衣去了漢中。
走之前,為了避免出現有關大周方麵的軍務無人操持的局麵,所以她特命自己的心腹徐山海留了下來。
雖說平日帥帳論事,以徐山海現在的職級也決定不了什麼
但既事關大周,那象征性的詢問還是有必要的。
這也是為了避免產生必要的矛盾嘛。
而隨著帳前甲士離開。
不肖多時,一頭短發,身著精甲的徐山海便大步走來,對著帳內二人拱手道
“徐帥,薑帥。”
薑年點了點頭,上前直言道
“徐校尉,時間緊迫,我長話短說。
“你久跟在繡衣侯身邊,那不知你對大周近十年來的所經曆的戰況了解多少?”
望著那嚴肅的神情,徐山海大概也能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所以當下並沒有托大。
而是仔細思索片刻後,抬頭答道
“隻要是叫的上名字的戰役,不敢說全都了如指掌,但最起碼也都略知一二。”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這是李帥常常跟她說過的一句話。
所以,閒來無事之時,李帥總是會將過往戰報翻看一遍又一遍。
一方麵,是為了做戰後複盤總結。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希望能從中再汲取到更多的經驗!
畢竟,按照李帥她自己的說法,如今她能有的成就,幾乎全都是靠戰報分析得來的。
那由己度人。
她自然希望自己也能從中有所收獲。
故,每每總結整理軍報之時,都會特意將自己也帶在身邊
這也是為什麼,她雖然來大周的時間不算長,卻有自信拍著胸脯這麼說的原因所在!
大周從衰敗到崛起,再從崛起到衰敗,每一場仗如今的她都可謂耳熟能詳。
可以這麼說。
整個大周除了李帥,就是當今陛下都未必能有自己這般了解!
而薑年在見到她如此自信,也是目光中不由得閃過一抹訝異,當即沉聲追問道
“那,當年蕭關那一戰呢?”
“蕭關”
徐山海略有思索,隨即便說道
“可是當年武寧公之子敗於北涼名將崔澄之手後,被涼騎一路南下,攻境奪城,最後隻能靠鹿鳴軍前去救場的蕭關之戰?”
薑年點了點頭
“不錯,我想知道,那一戰,大周方麵是如何記載戰況的?”
徐山海想了想,答道
“錦業九年,青衣毒士於襄樊提軍十萬北上蕭關,與北涼大將崔澄相戰,此戰共擊退涼騎五萬,損兵兩萬”
興許是大周曾久居中原,作為霸主國的緣故。
所以不同於其他國家計時之法,通用魏曆,燕曆,涼曆等等等等。
當年女帝在位時,所用的,乃是大一統王朝才會用到的年號計時法。
而『錦業』,就是女帝的年號。
錦業八年,岐王之殤。
錦業九年,北涼來犯。
隻不過,此刻在場眾人的注意顯然也都不會在這麼一個小小的年號上
徐熾在聽到徐山海的彙報時,頓時驚愕的合不攏嘴,忍不住說道
“啥?大周損兵兩萬?!你記錯了吧?”
徐山海皺了皺眉,表情略有不悅的看了徐熾一眼。
若是換了旁人,在無論是職級還是軍銜都沒有對方高時,受到質疑的第一產生的想法肯定都是辯解解釋。
但徐山海不一樣。
她是李秀衣帶出來的,心高氣傲自然也就隨了這位繡衣侯的性子。
除了自家李帥,她還沒打心眼裡服過誰呢!
所以,當即便淡聲說道
“徐帥若不信,自可派人去大周調查。
“若情況與我所言有所出入,我這顆腦袋你便拿去。”
“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