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刑天舉起的一根手指頭,現場的人半天沒說話。
最後還是李院長試著猜測道,“一台就夠了?”
“開玩笑,100台,功率呢。。。龍航科工集團aca型玲瓏二號重型核聚變引擎應該夠用了。
這隻是我自己預估的數量,最後的數值是多少我們還需要精確計算。
針對153號小行星的全麵勘察已經進行一天了,等所有數據都摸清後,就可以著手建立153號模型。
根據這個模型我們就算精確算出對應的引擎跟推力達到多少才能讓它達到逃逸速度!”
“之後還涉及到精確入軌,讓火星將它捕獲,製動,降軌,入大氣層等一係列天體運動。
這都需要大量的數據計算,好在我們的人工智能已經迭代了這麼多,應付這點計算量沒問題!”
“刑天,你是打算讓那顆小行星直接砸向火星?這。。。這相當於彗星撞擊,不會弄巧成拙吧?”
刑天知道李院長的意思,這個問題他早就讓火星基地的超算計算過了。
按照計算結果,冰態小行星不超過千裡級彆的都可以。
正是因為這個計算結果他才確認了那十二顆目標小行星。
再繼續確定冰態小行星的體積、三維數據、岩石層以及鐵鎳內核的質量這些數據,那他們就能算出這顆人工彗星落到火星地表的狀態。
選擇合適的再入大氣層角度跟小行星飛行姿態,他們還能精準控製小行星在火星大氣層中的運動軌跡。
至於大氣層內的摩擦問題,火星現在的大氣濃度已經不是從前了,約等於藍星的三分之二,能足夠的能量燃燒掉整個行星。。。
“。。。。。。”
全場沉默。
從希爾達小行星帶到最後落地,這中間需要經曆十幾次不同的技術驗證,分解出來的技術點更是多如牛毛。
要命的是每一項每一節都不能出現失誤,否則後麵就可能造成無可挽回的災難。
先不考慮可行性問題,這確實是一個精密的大工程,沒有人敢現場表態,畢竟這個災難的後果是無法承受的。。。
“大膽假設,小心論證!既然刑天提出這個宏大的工程,那我們或許可以不用先表態,一切等模型出來後經過推演再做決斷!”
吳老發話後,其他人也跟著點了點頭。
刑天環視一圈,現場貌似隻有李院長還在沉思。
“老師。。。還有什麼問題嗎?”
“有,我在想,這個超級大冰坨子進入火星大氣層後,它是變成雨降下還是直接升華成水蒸氣遍布整個火星大氣中了!”
刑天想了想後回道,“應該是後者,大氣層摩擦的溫度上千度,直接越過液化這個步驟了!”
“那。。。”
刑天沒等李院士問完便搶答道,“水蒸氣短時間內飽和,在天杖的乾預下,它們會在很短時間內充斥整個火星大氣。
之後就是連綿不絕的大雨!直到火星大氣的水雲密度重新達到一個平衡點,這個雨才會停。
這個都是能計算出來的,問題不大!”
李院長點點頭,他其實想到了,隻是涉及到從未有過的人工彗星撞擊,這讓他有點不敢隨便發散思維,甚至最基礎的物理轉換他都開始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