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說,若非他菩薩心腸,西台村這一村蠢貨,就是大羅神仙來了,也得搖頭教不下去,他們不念著自己的好,還錙銖必較實在是有辱斯文!
反正是絕口不提答應降束修的事。
齊夫子到了水葉縣,滿打滿算也才四個月,此時要是回去富塘縣,他自然是沒有那個臉的,隻能厚著麵皮繼續坐館。
西台村的人不像三姓村,慣著齊夫子,他們更看重真才實學,很快就又請了一個坐館先生來。
新先生來了,就堵在門口,縱然齊宗昌麵皮再厚,也沒辦法繼續待下去,隻得灰溜溜的離開。
接手的先生見他身有殘疾,就指導他來墨宇城,說這裡最是尊敬讀書人,隻要是有真材實學就能坐到好館,尤其給他推薦了這暮鐘書院,說這裡的山長,那是連中六元的存在,考中之後,沒有入朝為官,而是回來繼續培養學生。
“齊兄有所不知,莊先生有魏晉風骨,為人最為謙和,名利對他如浮雲,平生隻醉心學問,想來脾氣與齊兄最是投緣不過的……”
齊宗昌也不傻,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這人自己不去。
“唉,家有重病老母離不開,否則,我怎麼在此虛度?在下才學不及齊兄之萬一,聘不上暮鐘書院,那墨宇城中的普通書院,相信還是唾手可得的!”
齊宗昌點點頭,那是,這人看上去就不大靈光,西台村風水不好,村民愚昧且狂妄,一點都不尊師重道,這種地方他都願意接手,那就讓與他吧。誰讓自己最是心善,憐貧惜弱!
自己是古州名士,自然要去更適合的地方,更廣闊的天地,古州誤啊!自己早應該去暮鐘書院成一代大儒了……
接手的宋雲峰看著齊宗昌艱難的爬上西台村雇來的馬車,指揮車夫往墨宇城去,不由的笑了出來。
“齊瘸子,看來你是忘記了三年前,古州下塘詩會上的宋某了……既然你有如此才學,那不去暮鐘書院,豈不是屈才了!”
宋雲峰自幼失怙,靠著母親給人洗衣服為生,供他讀書,後來因為他學習好,夫子起了惜才之心,免了他的學費,他才能繼續學業。
平日裡的筆墨紙硯都是靠他給書齋抄書得來的。
屋漏偏逢連陰雨,宋母常年泡在冷水裡,得了風濕。治這病大夫說要一年不碰冷水,還要在三伏天連炙四十日才能好。
這是一筆大銀子,正好此時古州辦詩會,對對聯,宋雲峰勉強得了第三名,有二十兩銀子的獎金。頒獎請來的就是淡泊名利,古州文壇一角的齊宗昌。
他上台後,自行做主,把所有的獎金都捐給了慈濟院,他得了好名聲,宋雲峰失了那二十兩,宋母的病拖了又拖,後來雖然湊夠錢治病,時間已久,關節變形,已經不能長時間站立了。
這次偶然知道齊宗昌來西台村坐館,結果學問不行,被人嫌棄,立馬趕了過來,就是想把他趕走。
又“好心”的告訴他,以他的教學更適合墨宇城,想來,這自負的齊宗昌定能在那裡得到高度的“認同感”!隻可惜自己離不開,不能親眼所見……
齊宗昌讓馬夫載著他和妻子往暮鐘書院趕來。快到暮鐘城的時候,他為省銀子就找了一處寺廟借宿下來,又想讓車夫把他送來這暮鐘書院,結果車夫不動,讓他給銀子。
原來西台村隻負責叫車,不負責結賬。齊宗昌不肯給,車夫就扣著他的家當不讓下。
齊宗昌隻得又數了三兩銀子的車錢,這才贖回了家當。
自然來到這暮鐘書院也沒有坐馬車了,馬車多貴啊,他拚了個牛車過來的,牛車太慢,等到了這裡,已經夕陽西下,等他爬到山頂,怕得到半夜了!
喜歡古代生存記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生存記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