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膽子大的百姓,都自發地湧向了縣衙,想要通過縣衙知道城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吳勉回到縣衙的時候,縣衙已經被百姓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這位差爺,今日城外打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是啊,差爺,之前就聽聞西域蠻子打進來了,是不是就要打到咱們寶通縣了啊?”
“差爺,城外那些士卒,到底是哪裡來的啊?為什麼有人說他們是上郡派來的正義之師呢?”
“差爺,聽說縣令、縣丞還有縣尉今日都被城外那支軍隊的首領罷免了,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這位差爺”
一眾百姓七嘴八舌,紛紛向一眾衙差詢問。
守在衙門的這些衙差,也隻是知道一個大概而已。
比這些城中的老百姓好不了多少。
如此多百姓聚集縣衙,讓守在縣衙門口的兩個衙差頭皮發麻。
如今縣衙風氣大整頓,誰都不敢隨意胡亂驅趕百姓。
一個衙差想了想,朗聲喝道,
“各位,我知道你們都很急,但是現在先彆急。”
“如今城門緊閉,不管城外是好人還是歹人,眼下都傷不到城中的百姓。”
“等到縣令大人回來,到時候一定會給大家一個說法。”
“至於罷免什麼的,那是絕對不可能是事情。”
一眾百姓見到衙差站了出來,都紛紛閉嘴,聽衙差的言語。
“你們想一想,自從吳大人升任縣令之後,諸位的日子比以前更好還是更差呢?”
“對於這件事,我就不多說,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所以,若吳縣令真的不再是寶通縣的縣令,那屯田令,墾荒令,下一任縣令還會執行嗎?”
“除此之外,取消的入城費又會不會再回來呢?”
“若是沒有吳縣令,修葺城防與道路,還會給工錢嗎?”
“由此可見,那些想要罷免吳縣令的人,定然是不懷好意。”
“即便是再調來的縣令,也一定不會像吳縣令這般,會真的對老百姓好。”
“你們想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衙差見不少百姓都點頭讚同,心中也鬆了一口氣。
他是吳家的人,自然要維護縣令大人。
“這位差爺說得不錯,我是城外龔家寨的人,若不是城裡做工給工錢,我一家老小這個冬天都過不下去。”
另一個百姓此時也開口道,“吳縣令還沒有收取今年的秋賦,聽聞城外那些兵爺,就是為追繳秋賦而來,我們要是繳了秋賦,那這個冬天就真的過不下去了。”
眾人此時也紛紛點頭附和。
秋賦一事,事關所有人的利益。
“縣令大人來了。”
不知道誰喊了一句,所有人都齊齊轉身看了過去。
眾人看到吳勉的到來,都主動地為他讓出了一條道來。
吳勉在四個鄉勇隊的護衛下,緩步地走上了縣衙的台階。
“縣令大人,能不能給我們說一下,今日為何打仗啊?我們心裡也好有個底。”
“是啊,縣令大人,那些人到底是不是上郡來的人啊?”
“縣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