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是天幕言趙大駕崩史書隻有幾句記載,這其中就有貓膩。更遑論後世之人已經如此明顯的暗示了。”
不說天幕如此明顯暗示趙光義上位的汙點,李隆基身為一個政變老祖宗,稍微一琢磨便知道趙光義上位有齷齪。
“玉環莫要琢磨此等肮臟之事。”
李隆基可不希望楊玉環去了解這些皇權牽涉出來的蠅營狗苟。
楊玉環隻能是他心目中純潔的白天鵝。可不能玷汙了。
否則若是有人利用她涉及到了他的皇權,那麼他就要失去這隻白天鵝了。
李隆基是可以一日殺三子的狠人,觸及到了他的禁區,即便隻是猜忌,也容不得任何人挑戰他的皇位。
他這也是在委婉的提醒楊玉環。
曆史上,他倆跑路時,為了岌岌可危的皇權,楊玉環一樣的被他賜死了。
楊玉環不知有沒有聽懂,反正也沒做聲。兩人繼續討論著趙光義的外號。
一時間興慶宮裡笑聲不斷。
天幕繼續播放。
“自此之後,大宋再無北望之心。而高粱河車神化名典故製造者,隻能縮在家裡搞藝術了。”
“燭影斧聲不說,開卷有益和雪中送炭大家都知道,這就是趙光義製造的典故。”
“包羅萬象的《太平禦覽》是趙光義最喜歡讀的書了,彆的皇帝編書都是為了裝x,而他編書是真的想看。”
“一句話就是,你可以懷疑趙家皇帝無能,但你不能懷疑他們對文學藝術的執著與熱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趙光義每天都要看三卷,大臣勸他注意身體,他卻說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就是他製造的成語,意思就是多讀書有好處。”
“所以大規模的開科舉士便應運而生,文風大漲,重文抑武的國策愈發的畸形。”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大明宮。
“趙匡胤身為開國帝王,怎麼犯下如此紕漏?”
李世民不解趙光義怎麼會如此輕鬆的就奪得皇位。不由得喃喃自語。
他想著自己奪位時可是九死一生,為何彆人如此輕鬆?
又一想之前的趙匡胤篡位,那是更顯得輕鬆,稍微給點提示,部將們便心領神會的給他穿黃袍。
搖了搖頭,將這些無聊的想法丟出腦海。
隨後和李靖等人探討了一下趙光義的北伐。
幾人一致認為宋軍雖然疲憊,但成也趙二,敗也趙二。
有帝王親征的加持,宋軍氣勢無敵。前期能圍困幽州就可體現。
宋軍完全可以圍而不攻,一邊恢複自身,一邊圍點打援。
但偏偏就選擇了強攻。鏖戰一夜都說明了宋軍沒有崩潰,基本盤還在。而偏偏又遇上戰神駕驢車跑了。
這就如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宋軍士氣定然是一瀉千裡。如何不敗?
李世民頗為不屑的說道
“一無視死如歸之勇,二無行軍布陣之能,三無攻伐謀略之智,如此領軍水平,怎敢禦駕親征?莫不當戰場如兒戲?置一國安危於不顧,趙二實乃大宋罪人。”
喜歡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